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從此史上無三國

從此史上無三國 第二十五章 返回彭城

從此史上無三國 陶明大大 2496 2024-02-08 18:55

  陶明默默的坐下,握着心口。腦中思慮着什麼。

  看着陶明的樣子,趙雲以為陶明身體有什麼不适,便準備開口問道,卻被一旁的郭嘉阻攔了。

  看着一旁向自己搖頭的郭嘉,趙雲隻能站在一旁着急。

  過了一會,陶明站了起來,看着一旁焦急的趙雲一愣,想想後才微笑着說:“子龍放心,我沒事。”

  然後命令門外的士兵說道:“派人将徐盛給我喊來,讓他速速一人前來。”

  說完,又和趙雲郭嘉說道:“剛剛心中又是一陣蠕動,感覺一定有什麼大事發生。之前請軍師分析過,隻有徐州境内可能有所危機,所以我想和子龍率領騎兵返回彭城一趟,不然實在心難安。而這邊的事情就交予軍師與文向了。”

  聽到陶明的話,郭嘉也嚴肅的說道:“将軍放心去便可。有如今形勢,待将軍返回,嘉必将江東以北交予将軍。”

  “好,那我便不等文向了。這裡就交予軍師和文向了。”

  說完,便帶着趙雲,率領三千騎兵返回彭城。

  ...........

  徐州彭城内。

  陶謙手下的典農校尉陳登,此時正在陶明的叔叔,陶應的房中。

  一臉焦急的說道:“公子,如今陶公的态度你也知道,必然将徐州交予他手。但是公子又該如何自處?現那曹軍勢力也涉及茺豫青三州,已有一統中原之勢。更是和北方袁紹聯盟,無人可擋其鋒芒。現已兵臨城下,公子隻需将城門打開,接應曹軍。那曹操已經答應将徐州交予公子統領。公子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聽着陳登的話,陶應很心動,但是要他背叛他的父親,他卻還是有些做不到。

  看着陳登說道:“且再讓我考慮考慮。”

  聽着陶應的話,陳登一臉的失望之色,說道:“希望公子能盡快想通,不然等曹軍攻破彭城之時,就來不及了。”

  歎了口氣後,與陶應告辭出去了。

  其實陶應和陳登,早已與曹操有所聯系了,之前還隻是初步接觸,并未太深,而前番被陶謙罵後,讓陶應才下決心與曹操有了深入的接觸。

  如今到了最後關頭,陶應又反口需要再考慮考慮,從這些便可看出。這陶應真是不成氣候。有天大的野心,卻又前怕狼後怕虎。

  再說此時的陶謙,卻是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但是看其如今的模樣,自從曹操屯兵于城外後,便一日老過一日。若讓陶明看見。必然心疼非常。

  但陶謙卻咬牙堅持着,要為自己孫兒守得徐州北方的安甯。

  ..............

  豫州北。

  ”主公,真的要對那徐州動手嗎?如今我方也四面楚歌啊。若不能一戰而勝,大量兵力必然會被拖在徐州的“

  一旁的荀彧,不無擔憂的說道。其實當時曹操決定要出兵徐州的時候,荀彧就并不是太贊同,如今北有袁紹、南有袁術、東又有青州孔融。若如今再出兵徐州,危險不小啊。

  ”無妨,文若,你哪裡都好,就是有些太過穩妥了,如今那彭城之内有人接應,必可将彭城拿下,到時徐州門戶已開,還不是任由我們攻取?“曹操聽着荀彧的話,毫不在意的說道。

  一旁的戲志才說道:”文若,此番定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如今那袁紹暫時不會與我方為難,而青州孔融本就老已,上次已被我們打怕了,也定不會出手。如今我方隻需将南方袁術打回,就可全力将那徐州除掉,不然那陶明必然壯大,到時就為時已晚了。“

  荀彧聽的後,也不再說什麼。回道:”希望不會出什麼事情吧。“

  .........

  徐州廣陵。

  陶明與趙雲率騎兵急行軍,已經來到了廣陵境内。

  陶明對着魯肅說道:”子敬,昨日我心感彭城哪裡應是出了問題,所以想要前去探查一番。你現在集結好軍隊,等待我的命令,若彭城真有問題,我們要第一時間支援,保證徐州的穩定。“

  聽到陶明的話,魯肅自然應好,說道:”将軍盡管前去,我這就集結軍隊等待将軍的消息。“

  ”好,那我便不再停留,子龍,我們走。“

  與魯肅交待一番後,陶明便又上路了。

  ...........

  彭城内,陶謙看着坐在下面的徐州文武。

  ”衆位,如今老朽已年邁,且日漸虛弱,想來時日不多了,所以想将徐州交于我那孫子,陶明。最近我那孫兒做事,相信大家都已有所耳聞,我也就不再多說。隻希望日後衆位可全力輔助,相信明兒定不會虧待大家的。“

  說完,陶謙就坐于主位,看着下面衆位文武的反應。

  如今陶謙确實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自從那曹軍屯兵于彭城外後,更是讓其心力交瘁。深知自己沒多少時日的陶謙,如今就是要在自己死前,為陶明鋪好接手徐州的路。

  下面坐着的衆位文武,聽到陶謙的話後,紛紛議論起來。

  這時,陶謙看了看麋竺,明了陶謙意思的麋竺,開口說道:”衆位,竺覺得如今讓陶明将軍接手是最合适了,将軍年輕,且身懷大志,前番做的一些事迹,還有如今已在攻取揚州,相信徐州之後在将軍的帶領下,定會安定富足。“

  麋竺這文臣之首一說完,其他的一些文臣也都紛紛表面了自己願意支持陶明的想法。

  而曹豹此時也開口了,說道:”小公子是我們從小看着長大的,主公如今已下了決心,那豹定然也全力支持小公子。盡心輔佐小公子。“

  有了這一文一武的話,所有的将士和文臣都形成了統一的意見,原來支持于陶商和陶應的人,也都紛紛改變了立場。

  看着眼前的一幕,陶謙哈哈笑了起來,高聲說道:”既然大家都已認同,那即可派人前去通知于明兒,讓他揚州形勢穩定後,返回彭城與諸位見面。“

  一幹文武紛紛應是。

  而坐在一旁的陶家兄弟,面色都不是太好。看着在場的文武完全就沒人提到他們一句,讓他們作為陶明父輩非常的尴尬。陶商作為陶明的父親本應很高興的,但此時也是一臉陰霾。好像非常沒有面子似的。而陶應更是如此,心中不由的暗暗交了決心。

  一旁混在文武中的陳登,此刻看到陶應的臉色後,嘴角陰恻恻的笑了一下,心中想道:這次該下決心了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