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從此史上無三國

從此史上無三國 第六十三章 定計

從此史上無三國 陶明大大 2125 2024-02-08 18:55

  看完三人各自的計策,陶明明白他們的意思後,便認真的思索起來,再聯合各個諸侯的性格及優略之勢,便有了決斷。

  “奉孝,你按照自己的方式,先行去安排。需要哪方面的支持便派人知會我,定盡力滿足。公瑾,你也按照如今我們邊境周圍的實力分布,以全部來襲為假象,盡快給我一份攻防分布。至于明面上,就按照子敬的辦法,先暫時不動,看看局勢如何再作計較。”對于陶明這麼安排,三人都沒有意見。畢竟這次的事情三人意見都被陶明用到,而且三人都是識大體的,如今局勢有些危機,若一個不好,會動搖根基的。就算陶明不用哪個的意見,也不作那小女人姿态,鬧情緒。

  随後,陶明與他們有談了些家常後,便遣散了他們。除了他們外,陶明自己也還有很多的公事私事要處理。等三人出去後,那魯肅卻是去而複返,來到門口向陶明請示一番後,來到了陶明書桌前。陶明見此,就知魯肅應當是有話要對自己說,便請他落座。然後問道:“子敬去而複返,可是有事要說?”

  魯肅向陶明一拱手後,說道:“主公,如今你被獻帝冊封為王,子敬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陶明見一向與陶明無所顧忌的魯肅都有些拿不準,還特意獨自返回,如今又拿不準的問自己,便知道估計确實是有要事。便收起笑臉,鄭重起來,問道:“子敬有何話,不妨直說便是。你我相知多時,哪有那麼多顧忌。”

  魯肅聽到陶明的話,心中微微一暖。然後便坦然的說道:“主公,如今你剛剛被冊封為王,而底下的文武官員,卻都是原來的品級。如果隻按照原來一州所設的體制,卻是有些相形見拙啊。而且若是主公有所想法,那官職晉升這些,還需要主公多方考慮。畢竟衆人跟随主公,除了少數是與主公志向相投外,更多的人是為了能讓自身有所發展的。子敬見主公年輕,怕對這方面有所輕視,所以才有此去而複返。”

  陶明聽完,才想起來,如今自己的身份提升了,手下的編制也是該提升了,而且手下文武的官職也要相應的提升。然後笑着對魯肅說道:“子敬,你我之間,以後不要有所顧忌,該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比如如今這事,本就應該由你來說的,有什麼可顧忌?至于這事具體如何安排,我暫時不想大動。暫且按照原來的體制,這些日子我仔細想過後,再與你商議。”

  魯肅見陶明重視起這事來,便達到了目的。與陶明告辭後,退出了書房。

  其實也難怪魯肅尴尬猶豫。畢竟他本身作為陶明的謀臣,而且又是地位極為顯赫。他如今提起此時,難免讓人覺得他野心太大,都已經如此地位了,還要想着能不能再高一點。但這些想法,陶明是不會有了。或者準确的說,是不會對魯肅有的。前世魯肅直到死,都一直兢兢幹幹的為東吳效力。而且不管是孫策還是後來的孫權,都對魯肅十分敬重。這就足以說明了很多問題了。試想臣子若是野心太大,不服主公命令。這孫策和孫權二人又不是傻,怎麼可能那麼重要他。

  而此時留在書房的陶明,經過魯肅這麼一提醒,覺得這事确實應該馬上解決了。不然一直拖着也不是個事。但是現在局勢還不太明朗,所以陶明想先過了這段時間後再行安排。也能趁着這個時間好好想想,分析一下。

  之後,陶明也沒有在書房多待,今日是結婚後的第一天。按照習俗,陶明本應該與蔡琰去看望自己父母的,但因為剛剛的公務,所以暫時還沒有前去,如今時間暫時解決,就返回到房中,與蔡琰一齊去見父母了。

  然而,就在陶明還在忙活這些大婚後的事情時,陶明封王的消息也紛紛傳到了一些離得近的諸侯那裡。首當其沖的就是袁術,接到孫策的來信後。袁術氣的将桌上的書簡紛紛砸到地上。怒聲喊道:“這陶明幾輩子修來的好運氣。居然能封王!”

  袁術這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頗具野心的諸侯,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按捺下心思。對于大漢朝沒有一點歸屬感的他,一直都在等待時機,從而取而代之。可是沒有想到,到最後卻是便宜了陶明。想到之前陶明攻取揚州時,自己還間接的幫助了他抵制曹操。更是差點氣的吐出皿來。心中對于陶明,已經由原來的欣賞變成了憤恨。在袁術眼中,所有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被其他人得到後,那人便是他憤恨的對象。

  荊州的劉表也同樣的得到了消息,但如今他們的精力都放在了收複南郡以及江夏之上,所以對于陶明封王這事,雖然有些意外和驚訝,但卻是無暇顧及了。尤其是之前陶明一招将他們耍弄的如今境内戰亂不止,也是吃盡了苦頭。對于招惹陶明的事情也是不感一點興趣。

  然而,還是有人正在打着陶明的心思,便是那曹操。如今曹操雖然被呂布一番偷襲之下,丢了一半疆土城池。但曹操并沒有因此有些頹廢什麼的,而且更加的勵精圖治了。對曹操來說,呂布拿走的疆土。隻是暫時被其保管罷了。終有一天,會被他拿回來。就連北方的袁紹,從心底裡曹操也從來沒有真的多看重。隻有這陶明,從進入他的視野後,不管是手段以及對局勢的把握,都出乎他的意料,在有些地方甚至是曹操都自認不如。

  讓從不在乎一時得失的曹操,深深的對陶明産生了忌諱。一有機會,就肯定會出手。如今陶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打破漢朝多年以來外姓不封王的舊例,讓他徹底站在了天下諸侯的對立面。讓一些有心幫助他的人,也不得不偃旗息鼓,顧忌名聲。這可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