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從此史上無三國

從此史上無三國 第四十章 取鄱陽城

從此史上無三國 陶明大大 4760 2024-02-08 18:55

  陶明看着眼前的鄱陽城,心中感慨。三個月前,自己一方的軍隊還在這裡受挫,如今就要兵不見皿的拿下了,陶明搖頭笑了笑。

  陶明大軍剛剛接近鄱陽城,城中大門便大開。

  從城中出來一行人,看裝扮的話,其中有文臣,也有武将。

  待一行人來到陶明近前後,從其中走出一人,來到陶明面前跪拜道:“屬下于糜,恭迎公子前來。”

  陶明仔細的打量着眼前之人,雖長相猥瑣,但眉目中隐隐有些正氣,配合着一身官服。讓陶明也無法一眼看出此人的忠奸。

  或許是考慮到不該讓他一直跪着,陶明上前将此人扶起。

  看着他說道:“快快請起,大人兇懷天下,為百姓生計而不願造過多殺戮。實乃百姓之福啊。”

  于糜聽完,泣聲道:“公子能明白于糜心願,縱使不辭。于糜隻希望能到公子麾下為一微末之臣,為公子盡些心力。”

  陶明明白,這是于糜在詢問自己的出路了。

  思慮片刻後,陶明鄭重的向于糜問道:“陶明不似那做作之人,便不說那違心之話。我治下法度嚴明,你可知曉?”

  于糜應是。

  “若知曉,你可能接受?當說真話。若有一日我發現你是違心之言,定斬不饒,你可明白?若不能接受,陶明也占你便宜,即刻回城。我軍再攻便是。”

  聽到陶明直白的話語,于糜雖有些意外,但仍是堅定道:“于糜歸于公子後,定竭力報答公子,不敢有絲毫違背。公子法度,于糜定嚴于律己。不敢絲毫觸犯。”

  看着于糜,陶明心中也是猶豫,這于糜史上記載不多,就算有記載,陶明也不可能事事清楚。如今此人背主投來,陶明心中卻是忐忑。

  但陶明也不是不敢用人之輩,大聲說道:“你與衆位文武,便盡歸我麾下。武将待日後入趙雲将軍麾下,文臣還跟随于你。而這鄱陽城,我便交與你來治理。若日後有所成果,再行封賞。”

  于糜聽完,大喜過望,同樣大聲對着陶明說道:“公子厚愛,于糜愧領。日後定為公子鞠躬盡瘁。還百姓富足安康。”

  随後,于糜同一幹親信一齊向陶明拜謝。

  随着此事一了,陶明也率軍進入了鄱陽城中。

  陶明交待城防軍隊撤下,由自己的軍隊換上後,來到了城主府中。

  ............

  正在陶明在處理一些鄱陽城的事情以及城中軍隊安排時。

  城内獄中,太史慈得到陶明進城的消息後,便借病叫來守門獄卒,待那獄卒開門進來後,太史慈一招便将其打暈,從其身上摸來鑰匙後,打開手鍊沖了出去。

  門外守衛的士兵哪裡是這位勇猛過人的武将對手,紛紛被其打倒在地。随後将他們關進地牢中鎖上後,沖着軍營方向跑去。

  此時,太史慈那親衛集結了三千将士正在等待太史慈的到來。

  一路上,太史慈盡量避免着與人接觸,并偷偷拿過一家百姓院内衣物換下囚服。

  沒過多久,便來到了此前商議的一處軍營外。

  那親衛看到太史慈的出現,喜出望外,對着身後的将士們說道:“快看,将軍來了。”

  太史慈來到近前,看着眼前的衆人,正色道:“太史慈先謝過各位的信任,但此時十分兇險,若有意外,便是慘死,如果有不願前去的兄弟,現在出來,太史慈定不責怪。”

  見衆人無人走出,太史慈大手一揮,說道:“若如此,便随太史慈一同殺向城主府,将那侵犯我揚州的陶明拿下。”

  随之,率領着三千将士,向着城主府方向極速殺去。

  ..........

  城主府中,正在與衆人交談的陶明,身邊過來一名毒牙将士,在其耳邊低聲幾句。

  随後,陶明又對其囑咐幾句後,命其離開了。

  扭頭看着座下的于糜,陶明平靜問道:“于糜,如今城西處出現三千士兵,正在向着城中殺來,卻不知你如何解釋?”

  于糜聽得此話,連忙從坐席走出,跪在堂中,對着陶明說道:“主公,糜對主公忠心耿耿,實在不知此事啊。”

  陶明凝重的看了于糜片刻,對着他說:“你且起來。我便再信你一次。”

  聽得陶明的話,于糜才緩緩起身退回坐席。一時還心有餘悸,心中卻是疑惑,到底是哪裡來的三千士兵?

  此時衆人無人說話,氣氛十分尴尬。

  過了片刻,又有毒牙将士進來,對陶明低聲說道:“主公,已安排妥當,那三千敵軍此刻應該已經來到城主府外。”

  聽完毒牙的彙報,陶明起身大聲說道:“諸位與我一同出門,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衆人從城主府中出來時,太史慈正好帶人趕到。

  陶明身邊的于糜看到太史慈後,驚道:“太史慈?他不應該在地牢中嗎?怎麼會出現在此處。”

  陶明聽到此話後,看了看衆人神情,瞬間便明白過來。笑了笑說道:“看來是我誤會各位了,想來是那太史慈不知從哪裡知曉你們的計劃,便打算等我進城後拿下。”

  于糜聽完,怯聲道:“哪裡是主公之過,實乃于糜策劃不當,才讓主公處此險境。”

  “險境?哈哈哈,于糜玩笑了。看着便是。”陶明搖頭一笑後,便看向了太史慈等人。

  對着領頭的太史慈問道:“太史慈!我乃陶明。你可敢與我坐下一叙?”

  那領頭的太史慈聽到陶明的話,大聲怒斥道:“陶明小賊,如今死到臨頭還想玩弄花招。你當我不知你要等那援兵趕來嗎?怕是不能讓你如願了。”

  太史慈正待命人沖來時。陶明大聲笑了起來,喊道:“太史慈啊,太史慈。你就确信你能殺我?這天下能殺我陶明之人,還沒降世呢!你四處看看,今日到底是我陶明死到臨頭了,還是你太史慈死到臨頭了?毒牙所屬聽令,現身!”

  陶明話剛落,從周邊屋頂巷内“唰唰”的出現了三百名手持弓弩的毒牙将士。

  太史慈身經百戰,見那些出現的将士都是手穩步重,便知這三百人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士。如今又都手持弓弩,在這寬松的大道上,隻怕還未到陶明面前,身後的三千将士便悉數身死了。

  這時,陶明又向其喊道:“太史慈,不要心存僥幸了,你應該知道,你這三千士兵已經是我盤中肉了。若不想他們跟着你慘死,便到我近前來。”

  太史慈聽到陶明的話,知曉其所說不假,便轉身向身後的将士說道:“如今是我太史慈害的大家身處險境。不願衆人與我一同赴死,大家站在此處别動,太史慈去了。”

  說完,太史慈便要向陶明走去。

  而一旁的将士們紛紛将其攔住,喊道:“将軍怎可如此,我們又豈是貪生怕死之人?将軍一聲令下,我們便與将軍一同赴死又如何?”

  太史慈聽完,心中感動,但為了衆人的性命,一臉嚴肅的吼道:“都忘了我的軍規了嗎?第一條是什麼?”

  衆人聽到,紛紛大聲喊道:“違抗軍令,死。”

  “既然知道,便給我站在此處别動。若有違背者,我太史慈饒不了他!”

  随後,轉身向着陶明走來。

  陶明看着這三千将士的士氣,心中暗道:不愧是太史慈。

  陶明看着眼前的太史慈,笑着說道:“不要有什麼想法了。你打不赢我的。不如随我進院中喝一杯?你那三千将士便讓他們棄械吧。”

  聽到陶明說自己打不赢他,對自己武藝極為自信的太史慈不以為意。但看到陶明身上時而顯露的氣勢後,卻是不知怎麼就有些信了。

  對着身後的将士們吩咐道:“棄械!”

  随後便跟随着已經轉身的陶明,進入了府中。

  來到後院涼亭,陶明自然的坐在其中,吩咐丫鬟上酒菜後,對着太史慈說道:“快快坐下,與我同飲。”

  此時太史慈心中還有逞其不備将他拿下的想法,聽陶明如此說,也欣然的落座了。

  “子義,如此叫你不為過吧?”陶明笑着問道。

  太史慈粗狂,不以為意的說道:“随你。”

  “好,那我便有幾個問題想要問你。問前,先來飲滿此杯。”

  說罷,陶明便舉杯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雖也好酒,但如今的感覺卻讓他實在不自在。不情願的端起酒杯與陶明喝了一杯。

  接着便聽陶明說道:“去年,在下邳城中,我也與一位當世名将如這般喝過一回。兩人都盡興而歸。如今與子義也是這般,當真奇妙。”

  看了看太史慈後。陶明又接着說道:“子義為啥非要殺我?”

  太史慈聽陶明說起此事,便怒氣說道:“你攻我揚州境内,殺我将士,使百姓受難,我不該殺你嗎?”

  陶明毫不在乎太史慈的沖撞,随意的說道:“攻你揚州?我知子義不是揚州本地之人。那劉鹞也對你也冷落非常,還将護城有功的你關押起來。卻不知如何來的你之揚州。”

  太史慈本就不善言辭,被陶明如此一說,便不知該如何反駁,隻能滿臉通紅的怒視陶明。

  陶明好似沒看到一般,又道:“揚州在那劉鹞治下,百姓苦寒,多有食樹根等雜亂充饑之人,而一些鄉間豪紳還欺壓百姓,讓其沒有活路。那城中将士雖也是被其刻薄對待,戰死而不得撫恤,極為可憐。但其助纣為虐,便百死難辭其咎。不冤枉。”

  “此為第二點,而使百姓受難這一條,陶明更是不解。江東以北自屬我治下後,我整頓吏治、打壓鄉間豪紳,使百姓不得欺壓。我重用寒門之士,使百姓得一出仕之路。我實行屯田,使百姓家有餘糧。如今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我更有勇猛之師,可守衛邊境,使百姓無戰亂危險。不知我陶明如何使百姓受難?”

  說到此處,陶明便站了起來,看着目瞪口呆的太史慈說道:“我陶明的心願便是讓國家一統,使百姓安居樂業。又如何會使百姓受難?如今你所說之事,我都已為你解答,便不再多說。我知子義勇猛,帶兵精煉。想讓你到我麾下為将,與我共鑄大業,一同使天下百姓安甯。不知你可願意?”

  太史慈怎麼也沒想到,陶明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頓時非常猶豫,不知該如何應答。

  陶明見其沒有第一時間拒絕,便又說道:“若子義到我麾下,我不會讓你攻打劉鹞,隻需鎮守鄱陽城便好,也可觀我陶明行事,若我有所虛言,子義自可離開,陶明定不阻攔。”

  聽完陶明的一番肺腑之言,太史慈深受震驚。也十分佩服陶明的行事。

  便定下決心,對陶明說道:“公子若真如剛才所言,太史慈願我工資帳下一将。”

  聽到太史慈的話,陶明欣喜不已。

  趁熱打鐵道:“好,如今我便命你收服城中原來将士,統領将士,為我鎮守鄱陽。他日若立功績,再行封賞。”

  說完,端起酒杯,又與太史慈飲滿一杯。

  太史慈聽到陶明的話,又是一番錯愕,問道:“公子剛剛奪下鄱陽城,就交予我這降将,就不怕我是那反複之人?”

  陶明大笑起來,說道:“若子義是那奸詐反複之人,我陶明認了便是。”

  此時的太史慈,才深感陶明的信任,對陶明認可下來。

  跪下對陶明一拜後,說道:“太史慈逞主公厚愛,對太史慈信任如此。今後我這條命便是主公的。”

  看着此刻才真正臣服自己的太史慈,陶明心中暢快,說道:“子義快快起來。今日你我要喝個盡興。”

  太史慈聽得此話,站起身來,也是大笑不止,與陶明一同拼起酒了。

  直到傍晚,兩人才喝的大醉,在一衆丫鬟的攙扶下,回到了各自的住所。

  而一直在府中等待消息的于糜,聽到丫鬟的禀報後,對于這個自己剛剛投靠的主公才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陶明的愛才之心,以及收服的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簡單的一番談話,便收到了太史慈這樣的猛将。而太史慈的勇猛,于糜可是再清楚不過了,不然當日也不會為那太史慈求情了。

  想罷,于糜懷着對将來的美好憧憬,也回到了屋中。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