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從此史上無三國

從此史上無三國 第五十五章 全城通緝

從此史上無三國 陶明大大 2384 2024-02-08 18:55

  傍晚,李鷹才率領毒牙回來城主府中,但是卻沒有将那人帶回。陶明得知後,心中暗道:這人還有些本領。

  但是陶明卻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用在他的身上了,随機命令李鷹:“明天在城中人多處,将士燮家眷綁起,明天砍頭。看那人出不出現。”

  陶明還不信找不出這人了,敢來刺殺自己,就要準備好付出代價。

  夜深之時,城中趙雲麾下的三千騎兵,悄悄出城了。

  第二日,午時要處決士燮家眷的消息已經按照計劃傳了出去。城中心,看熱鬧的人圍了一圈又一圈。

  陶明站在高台上,對着下面的圍觀的人說道:“大家好,我是陶明。此次我揚州軍隊與荊州大軍作戰,而你們的州牧大人士燮卻違背信義,出兵偷襲我揚州的廬陵郡。既然他不仁就休怪我不義,攻打此地也是為了給他教訓。隻要他能認錯,我也不會傷害他家眷。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返回府中之時,被其派來的人刺殺。為身邊麾下将軍為了救我被其毒箭射傷。至今還未醒來。若那刺殺之人能站出來,一人做事一人當,士燮家眷我一根毫毛不動。若今天不出來,那這些人就一個也留不下。”

  說完,陶明就返回椅子上,不再出面。就等待這刺殺之人是否敢現身。

  至于陶明為何這麼說,也是有他的道理。之後他還要在此地防守士燮的攻擊。所以城内就不能亂,而自己要殺這些家眷,就得給衆人一個合理的理由,不然給他們留下一個屠夫的形象,對守城,對将來徹底收複此地都有害處。

  時間一刻刻的過去,那刺殺之人始終未出現。陶明也逐漸沒了耐心,對台下人說道:“既然那人認為我不敢處決他們,那好,來人!執刑!”

  陶明命令一下達,跪在衆人面前的士燮家眷就紛紛哭鬧起來。

  “我不想死。”

  “嗚嗚,祖母,快救救我們啊。”

  “父親為何不來救我們,我不想死啊。”

  各種吵雜之聲,不絕于耳。

  陶明或許是真的不耐了,喊道:“動手!”

  就在士兵們就要執法之時,人群中傳來一道聲音,充滿了慷慨赴義的感覺。

  那人一身黑色麻衣,長相平庸。混在人群中還真的分不出真假。也難怪毒牙将士沒有抓到此人。

  看着這人走出,陶明心底說實話也聽佩服此人的,為了他人性命能甘願自首的真是不多。但是趙雲身上的傷,讓陶明對此人的收複欲望降到了冰點。

  陶明冷眼看着此次,問道:“便是你當日在城中刺殺與我的嗎?”

  此人對陶明的話不置可否,就站在台下,說道:“我出來了,放了他們。我任你處置。”

  陶明諷刺的一笑,說道:“你覺得你現在還有選擇的權利嗎?自從你射出那一箭的時候,就注定了你必須死!”

  說完,大手一揮,周圍的毒牙将士将人綁了起來,帶到陶明面前。

  然而此人卻堅持不跪,直到毒牙将士一腳踢到其後膝處,才“砰”的一聲跪在地上,此人還大聲喊道:“給我放開,要殺要刮随便你。何必侮辱于我?”

  陶明就靜靜的看着眼前之人,平淡的說道:“好,那就給你一個痛快。殺!”

  說完,看都不看,直接轉身走了。

  随之,身後傳來一聲腦袋掉地上的聲音。

  陶明性子裡從來都不缺乏冷皿,隻是這一世因為經曆的這些事情,讓他漸漸從極度冷漠的性格,慢慢變的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是該冷皿之時,也絕對不馬虎。

  ......

  第二日,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一名由廬陵而來的信使來到了陶明屋内。

  “主公,軍師傳來消息,士燮攻城未果後,退回交州了。”

  陶明聽完,又問道:“那此時士燮可知我軍已攻下此城?”

  那信使說道:“如果按我的腳程來算,應該知道了,而且離此處不遠了。”

  聽完此人的話,陶明便吩咐他先下去休息。

  正要喊人去叫趙雲過來,突然想到趙雲如今還受着傷。

  歎息一聲,讓人把軍中部将全部叫了過來,部署防守安排。

  ..........

  而此時廬陵城中,一名校尉問着郭嘉:“軍師,主公在交州城中,真的沒有危險嗎?”

  郭嘉看了他一眼,又轉過了頭,望着交州的方向說道:“主公這是在為我們徐揚兩州争取太平時間啊。老天一定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說到最後,郭嘉的語氣越發的笃定起來。或許他是在用這種方式為陶明祈福吧。

  江夏這邊,孫策在付出了1萬将士的犧牲攻城後,終于在當天晚上将江夏城攻破。城中的兩萬五千多的守軍,不是犧牲就是被俘。黃祖也被孫策在盛怒之下砍了腦袋,畢竟殺父之仇可不是簡單就能忘懷的。

  而那蘇飛醒來以來,知道黃祖死後。他覺得是他的原因才造成如今的狀況。若不是那日他心軟被甘甯打暈,城池便不會破,黃祖也不會死。就要拔劍自刎。

  幸虧甘甯及時趕到,将他救了下來。在蘇飛的冷嘲熱諷之下,甘甯隻能硬着頭皮向其說明了當時偷襲孫策時,發生的事情。

  在蘇飛明白甘甯是因為救命之恩,蘇飛心中便已原諒可他。但是黃祖的死,讓他不能接受。始終對他不理睬。

  不過在甘甯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蘇飛才按下了自刎的念頭。并且甘甯答應他,已經向孫策請求過,蘇飛若想離開,可随時離開。

  若願意留下,孫策也會厚待。但是蘇飛因為黃祖死的關系,卻是不可能再投靠孫策。

  甘甯無奈下,隻得将蘇飛放走了。

  蘇飛離開後,本想前去劉表處,但想到黃祖都已經死了,江夏也被破。自己如何解釋為何能去到劉表處?不被當成奸細便是好事了。

  既然荊州劉表處不能去,蘇飛暫時也想不到好的去處,便索性打算回到揚州建業家中。也好看看老母。

  想到此處,蘇飛歸家的心思便更加重了。騎上駿馬便飛奔而歸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