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大明1630

大明1630 第八十八章 ,護廠隊(1)

大明1630 奶瓶戰鬥機 3206 2024-02-28 21:41

  鄭森的這一節數學課,是上午的最後一節課了,到了下午,護廠隊的士兵們就要開始接受軍事技術的各種訓練了。

  經過了此前幾個月的身體恢複以及簡單的身體訓練之後,如今護廠隊已經可以進行一些稍微複雜一點的戰術訓練了,比如說方陣。

  方陣并不是什麼新鮮東西,早在古典時期,就是常用的戰術。在中國,據說從黃帝時期就開始使用方陣,而在西方,亞曆山大大帝的長槍方陣,更是威震四方,但是到了後來,這種古老的戰術卻一度消失了。

  雖然古典方陣有着各種缺陷,但是方陣的衰落,主要的原因其實并不在于這些戰場上不夠靈活的特點,而在于方陣步兵的另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方陣實在是太花錢了。

  但從裝備上看,這個說法似乎很難站住腳,因為各種方陣,最主要的武器也都是長矛而已。長矛這東西因為使用的金屬相對較少,比起其他武器來說,便宜多了。至于铠甲什麼的,曾經稱雄歐洲的瑞士方陣,就幾乎沒什麼像樣的铠甲。而且方陣是集體作戰,對于個人的戰鬥技巧的要求也很有限。這樣看來,養一支方陣步兵,似乎應該更便宜才是。

  但是方陣的另一個屬性,卻使得前面的那些省錢的優點都被抵消了。這個屬性就是,方陣對軍隊的紀律性要求極高。方陣,尤其是長槍方陣,對于紀律性的要求非常之高。沒有紀律性,方陣根本就無法維持。方陣士兵手裡的長槍往往長達4到6米,這樣長度的武器,如果單打獨鬥,會非常笨拙,敵人的刀盾兵之類的,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擊敗他。隻有結成了密集的方陣,他們才有強大的戰鬥力。

  方陣士兵陣型密集,士兵們完全沒有閃避的空間,超長的長矛,也使得士兵們很難做出有效的格擋。如果有人要逃跑,那幾乎就必然帶來方陣形态的破壞,一旦方陣形式被破壞,拿着這樣長的長槍的方陣士兵幾乎隻有被屠殺這一條結果了。

  而方陣中間的士兵則還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因為視線全被身邊的隊友擋住了,所以戰場上發生了什麼,他們幾乎是什麼都看不見的。他們做出攻擊動作,走路,停止完全依賴于笛子或者鼓樂傳遞的的節奏和指令。因為對戰場上的情況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他們隻能靠聽覺來猜測戰場上的局勢,這自然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如果沒有足夠的紀律性,也許戰鬥正占着上風呢,方陣中間的士兵卻突然就崩潰了,然後就轉勝為敗了。

  而軍隊不是天生就有很強的紀律性的,紀律性的形成成本是相當高的。首先,紀律性依賴于士氣。一支軍隊隻有士氣高昂才能維持紀律。通常,兩種常見的現象會大大的損傷士氣。第一條就是克扣軍饷,雖然高軍饷不一定能保證高士氣,軍饷低士氣也不一定低,但是你不能指望着自己一邊玩着各種喝兵皿的招數,克扣軍饷克扣得不亦樂乎的,一邊手下的士兵還能士氣高漲。畢竟大家都不是傻瓜。而不克扣軍饷,在一個腐敗的時代裡是非常難的。第二條會大大降低士氣的做法就是對待手下軍隊的時候不公正。比如說把某光頭就喜歡把軍隊分成嫡系的和雜牌的。然後呢,占便宜的好事全都是嫡系的,倒黴吃虧的事情全是雜牌的。結果呢?結果就是一打仗,嫡系就覺得,這送死的事,背鍋的事,不是都該雜牌嗎?我們先來給“不動如山”,再接個“轉進如風”不就行了?等雜牌打殘廢了,正好過去滅了他。雜牌當然隻能……于是不是變了僞軍,就是變了鼈軍。

  所以後世的克勞塞維茨在他的《戰争論》中,提到好的統帥最為重要的一些素質的時候,将公正這一品質排到了最前面,認為他是作為統帥最為重要的品質,甚至超過勇敢和智慧。這就是因為不公正必然會給軍隊的士氣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軍隊不是不能依照戰鬥力分為精銳和普通,但是權利和義務必須是統一的,那軍饷最多的士兵應該站在第一排,精銳的部隊應該在最艱難的地方戰鬥。這才是公平。而這一點,在封建時期,其實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做到。

  另外紀律性還依賴于長時間的訓練,而訓練這個事情,偏偏就很花錢。

  所以綜合起來,養一隻紀律性強,訓練有素的軍隊從來都是一件不便宜的事情。

  如今的時代裡,在歐洲,最為輝煌的将領莫過于古二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了。古二爺對于步兵戰術的改革。古二爺将方陣改成了縱深更小的線型陣型,以發揮火槍的火力,還将炮兵獨立出來使用。在依舊持續的歐洲三十年戰争中,古二爺靠着他的新式步兵,打得德意志各邦屁滾尿流。雖然幾年前,古二爺戰死了,但是他的戰術絕對是劃時代的。

  鄭森如今就打算以古二爺的戰術為藍本,錘煉出一直山寨版的瑞典陸軍。不過在鄭森看來,古二爺的陸軍也不是十全十美,因為瑞典太窮,古二爺的陸軍用不起燧發槍,還在用火繩槍。

  事實上1547年,法國人馬漢就已經研制出了近乎完美的燧發槍。他的發明也得到了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看重,亨利四世國王甚至準備将國内軍隊手裡所有的火繩槍全部換成燧發槍。隻是因為國網突然遇刺身亡,這一計劃沒來得及實現。國王死後,軍隊裡的守舊分子們紛紛反對燧發槍,結果拖延了燧發槍成為主流的時間。不過到這這個時候,燧發槍,在歐洲已經不是稀奇東西了,甚至在亞洲,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手裡也有不少了。鄭森一方面也聘請了相關的歐洲工匠,以建立自己的燧發槍生産線,另一方面,也已經向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購入了一批燧發槍。用以裝備給自己的護廠隊。

  相比火繩槍,燧發槍不用擔心燃燒的火繩會點燃别人的火藥,所以士兵們可以站得更緊密,這樣一來,就可以用更密集,縱深也更淺的橫隊了。而且在鄭森的火槍作坊裡面,一種全新的武器也在正在制造中,這種武器就是刺刀。刺刀在步兵史上,也是劃時代的東西,有了刺刀,火槍兵在近距離就有了自保之力,就可以将用于保護火槍兵的長槍兵取消掉,從而提高了火力輸出的能力。當然,刺刀可不是容易造的。它對于武器的制造公差要求相當的高。比如說,隻要你的制造精度上有一點點小的問題,刺刀就無法固定在槍管上。在後世的抗戰中,中國軍隊在肉搏戰中往往使用大刀片子來對付日軍的刺刀,這并不是因為大刀在對抗刺刀的時候有什麼優勢,而是因為由于精确加工能力的不足,無法大量制造出能安在步槍上的刺刀。

  鄭森這個時候的精确加工能力,自然也不能和民國時期相比,所以,後世通用的卡座式刺刀肯定是造不出來了,而最為簡單的插入式刺刀,雖然制造起來倒是簡單,但是上了刺刀就無法射擊,而且固定性也不好,經常會從槍口掉下來。鄭森自然也看不上這樣的簡單東西,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套環式刺刀了。不過即使是套環式刺刀,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好在時間還足夠,倒是不用太急。

  而古二爺的大名鼎鼎的軍團炮,鄭森也有些不太看得上眼。古二爺的炮兵強調要能在戰場上跟随步兵移動,所以采用了相對較為輕巧的3磅炮,為了減輕重量,古二爺将這種3磅炮的裝藥量減少了一些,這樣,炮管就可以更薄,而且他還把把炮管也減短了一截。這樣一來,古斯塔夫的軍團炮就非常的輕巧,隻需要一匹馬就可以拉着它跑了。在戰場上非常的方便。但是,它的弱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這種炮的射程和威力很一般,它的輕便是靠降低威力和射程來實現的。

  在鄭森看來,三磅炮的威力實在是低了一點,鄭森覺得如果他的多層炮管技術能夠取得好的效果,那麼他完全就可以用6寸炮來充當軍團炮,到時候,燧發槍加上刺刀,再加上六寸軍團炮。鄭森覺得自己都有信心到歐洲去裝裝13了。

  “隻是目前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礦産的問題。台灣幾乎沒什麼值的開采的鐵礦和銅礦,銅礦還好,至少從日本可以進口,但是鐵礦……福建也沒什麼條件特别好的鐵礦,看來也許要去打打海南島的主意了?”鄭森這樣想着。

  ……

  “少将軍。”一個聲音打斷了鄭森的思考,鄭森一看,卻是護廠隊的槍棒教頭劉元智。

  “哦,什麼事情?”鄭森問道。

  “馬上就要開始隊形演練了,少将軍要不要去看看。”劉元智回答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