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長河複生記

第31章 辣子一盤菜

長河複生記 大簡 1757 2024-01-31 01:15

  營地裡的普通窩棚都很簡陋。兩排木棍支個人字,外面敷上草,兩頭開放漏風。

  孫一的窩棚,比普通窩棚大一号,算是個“雙人間”。窩棚的前後“門”,“奢侈”地挂了兩幅草簾子。

  不過窩棚裡除了一張床鋪,什麼也沒有。

  其實這床也不能論“張”,因為它根本就是一堆幹草。

  睡覺的時候,把床“鋪”開,不睡的時候,可以把幹草劃拉到窩棚一邊。

  緊挨着孫一窩棚的是奶娃的小窩棚,進去都直不起腰,僅能容一人躺下。

  孫一此刻就躺在奶娃的“床”上,頭枕着背包,盯着頭頂上方一米高的木棍“房梁”發呆。

  悶蛋和賈道士在“院子”裡正忙着給孫一搭建一個茅廁。

  昨天晚上,任憑外面鬧得沸沸揚揚,賈道士躲在窩棚裡就是不出去。直到早上天大亮了得知圍住了馬三,才急沖沖地趕去看了個熱鬧。

  得知力德爾爺吃前晌飯的時候要召集幾位首領議事,賈道士就一直在琢磨,自己怎麼才能摻合進去。

  自己好賴也算最早起誓的一批人,還讀過書。以前自己在營中的地位太低,現如今要牢牢抓住機會。

  邊軍鬧事,賈道士趁着給爺報信的機會,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孫一。

  力德爾爺可能受了邊軍“嘩變”的打擊,從軍營回來之後已經躺着發呆有半個時辰了。

  悶蛋胳膊肘碰了碰道士,“爺出來了!”

  隻見孫一走出小窩棚,氣色明顯轉好,“奶娃,飯好了嗎?我餓了。”

  孫一徑直走到正在院裡忙着做飯的奶娃身邊并排蹲下,找了根木棍撥了撥竈裡的火。

  竈台也是今早上剛砌好的,現在正熬着一鍋粥。

  奶娃紅了臉,“爺,一會兒飯就好。”

  孫一揭開木制的鍋蓋,一團水汽升起,孫一伸頭看着鍋裡的粥,“這是小米還是糜子?”

  奶娃連忙站起身回答:“小米。”

  孫一順手抄起木頭勺子攪了攪,吸吸鼻子,“嗯,挺香的。”

  奶娃低着頭小聲懇求,“爺,你快别在這呆了。”

  孫一一臉愕然,“為什麼?”

  奶娃急急地解釋:“哪有男人下竈台的!營裡的婆姨知道了會笑話死我的。”

  說着話奶娃往前挪了半步,身子緊緊貼着孫一,卻把孫一和竈台牢牢地隔開了。

  孫一遲疑一會兒,悻悻地扭頭離開,過來給悶蛋和賈道士幫忙。

  悶蛋湊過來,好奇地問:“爺,你會做飯?”

  孫一答:“我以前不在外面吃的時候都是自己做。”

  悶蛋手裡活不停,“爺以前沒人伺候嗎?”

  孫一笑了笑,“你是說女人吧?我們那裡女孩子可挑了,象我這樣的隻能單身。”

  悶蛋壓低聲音,“是不是爺敲箭盤的工錢攢不下彩禮?”

  孫一道:“嗯……我們那兒好象已經不興送彩禮了,主要是我買不起房。”

  悶蛋建議:“爺可以自己蓋房!自己蓋房省銀子。”

  孫一苦笑,自己和一幫網友倒是想過集資建房,可是有關部門不批。

  茅廁很簡單,挖個坑四面用樹枝茅草一圍就行。

  三人幹完活,奶娃的飯也好了。

  一鍋小米粥,幾張說不清什麼面的餅,還有一個菜。

  菜被盛在一個碗裡,放在院子中央的地上。

  碗裡除了辣椒和鹽,什麼也沒有。

  奶娃燒了些油,趁熱倒進碗裡,“呲啦……”,一股香辣彌散在院子裡。

  ――――――――――

  參考資料(作者注:和情節無關,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跳過)

  辣椒在中國:

  辣椒原産美洲。同玉米一樣在明後期傳入中國。

  比較公認的中國最早關于辣椒的記載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1591年),曰:“番椒叢生,白花,果俨似秃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30年後(1621年),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蔬譜》亦雲:“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實如秃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子種”。

  萬曆年間成書,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的徐光啟《農政全書》:“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

  可見明後期番椒已經有了本土化的名字――秦椒,說明辣椒在陝西已經相當普及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