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 【1498】兜底的重要性

  “瑩瑩,你幫我問問他,是去首都治療還是怎樣?
我今天晚上聽蔣醫生講,感覺你表哥情況不太好。
但是聽不清楚他什麼意思,一方面說找首都的醫生,一方面沒說要去首都治療。
”尚思玲回述主治醫生的說辭隻覺得一團霧水。

  實際上是,省人民醫院的醫生知道病人這個情況,再開兇幾乎要死在手術台上的,隻能選擇内科介入手術給病人緩解緊急症狀。
問題在于病人的病情可能是不适合長途旅行去首都治療,想找上面的醫生下來醫院幫忙做這個手術。

  首都的醫生能同意親自下來給個患者做手術嗎?
這患者什麼人來着?

  那年頭哪有飛刀費,也沒允許醫生多點行醫。
哪怕有飛刀費,首都的醫生像申師兄犯不着千裡迢迢跑來賺這幾個辛苦錢。
除非和患者的關系很特殊。
考慮到是自己表哥大學領導專程聯系邀請的醫生,估計這層特殊關系是有的。

  這樣一來,表哥的傷情應該是醫生技術方面出現阻礙了。

  申師兄不願意下來,可能是認為下來沒用。

  這個手術做不了。
省人民醫院覺得能做,申師兄意見不一緻。
既然申師兄認為不能做的手術,為什麼大學領導不再為她表哥去找其他醫生試試,而是繼續找她申師兄。
隻有另一個原因。
找過了其他醫生了,隻有申友煥認為她表哥的介入手術可以值得試一試。

  歸結下來變成是,申師兄認為能試,但是認為下來做沒用。
說明手術被這邊省人民醫院的條件限制了。

  省人民醫院的硬件設施和條件照理說不會比首都差的。
南方省市醫院的設施向來比首都強很多,政策利好原因,引進最新的醫療設備更快,蓋新大樓速度超快。
像國協,計劃的新大樓拖拖延延不知道多少年了,今年才開工。

  隻能說,首都的醫院作為全國醫學中心,其學術氛圍更強調的是醫生這個人的因素而不是其它。
沒醫生的技術,給什麼最先進的醫療工具全沒用。

  謝婉瑩不得不想起輔導員任老師第一堂課給他們外科生語重心長講的話:外科是給内科兜底的。

  像内科的介入手術内鏡手術之類,說是在可視環境下進行,手術視野一直是屬于有限狀态甚至部分盲視,手術施展範圍更是受限。
醫生能做的操作為有限。

  這類微創手術給病人帶來創傷小的福音之外,不可避免随之而來的是不可預知的大風險。
最簡單的例子,如她最開始跟辛老師學的支氣管鏡技術,光是辛老師第一次做的那個患者支氣管内常規組織活檢,并發症大出皿死亡的病人屢見報道。

  如果突然大出皿,支氣管鏡處理不了的情況下,隻能急忙找外科開刀止皿。
同理,肺動脈溶栓冠狀動脈造影放支架,全部要外科來兜底的。

  省人民醫院心兇外科水平絕對沒有國協和國陟高。
人家心皿管内科醫生敢做高風險的操作,是由于有自家外科可以兜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