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死死地捂着額頭。
戴臨則是好像聽到了什麼動靜,回頭看了一眼,随後轉過頭來對方舟說道:“方醫生,我弟弟好像醒了,我就先挂了,等會再聯系您。
”
戴臨挂斷了視頻電話後,方舟立即發現,額頭的異樣感減輕了不少。
果然……這兩者之間,有着聯系!
方舟走到了酒店窗口,捂着額頭,開始思考一系列問題。
他已經發現了一件事情,當他開始深入思考“666号醫院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的時候,額頭的痛感就會變得明顯很多。
這不是心理作用,也不是巧合。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方舟很喜歡看美劇。
每一年新出的大量美劇,他都會選取其中評分較高的那幾部來看。
他回憶起一部名叫《西部世界》的美劇,這部美劇在網上被譽為神作,迄今為止已經出了三季,明年應該會出第四季。
在這部美劇裡面,未來人類創造出了一個機械仿生人主題樂園。
仿生人擁有着高度的ai智能,他們被設定了各種程序,在主題樂園内扮演npc的角色,可以無數次被來樂園遊玩的遊客殺害,然後一次次通過維修複活。
而對這些仿生人來說,他們的日常中,會被樂園的維修者,反複詢問一個問題。
“你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否有所懷疑?
”
仿生人在他們面前不會撒謊。
對樂園的人來說,他們要确保仿生人不會産生自我意識,而是永遠都認為自己是真正的人類,不會發現自己是生活在一個虛假主題樂園中的消耗品。
方舟非常酷愛這部美劇,ai反叛的科幻題材非常多,而這部聚焦于自我認知的美劇,具有着充分的哲學意味。
每一個仿生人,他們被詢問“你是否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有懷疑”的時候,都不會覺得有人問這個問題有什麼奇怪的。
他們被設定了程序,卻在允許的範圍内擁有着和人類幾乎無異的自我認知。
最後方舟甚至驚愕地發現,樂園的一些工作人員,他們也是仿生人,但工作人員卻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一點,真的以為自己是人類,甚至以造物主的姿态面對着和他們屬于同類的仿生人。
仿生人對事物的一切認知,都可以在程序的修改下随意變動。
譬如,女主就是一個逐漸覺醒自我的仿生人,而擔任她“父親”角色的另一個仿生人因為故障報廢後,樂園為她換了一個新的仿生人來扮演“父親”,而女主每日早上醒來,重置的程序會修改她的認知,讓她對着第一次見面的仿生人稱呼為父親。
等等……
怎麼這麼想起來,就和羅仁所面對的問題,幾乎一模一樣?
?
現在想來,方舟不禁開始去思考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
為什麼在看到“你們要相信這家醫院名叫444号醫院,不是叫666号醫院,沒有英語名稱的科室”,這句從語文角度來說很奇怪的規則,從未覺得不對勁呢?
為什麼是“要相信”?
而不是直接用肯定句來叙述這個結論呢?
而當額頭産生出痛感的時候,方舟才真正意識到這句話在中文語法下有多麼奇怪。
而他越是對這一點感覺到疑惑,痛感就會越來越明顯。
還有……剛才他看到的那個東西……
方舟的咒物有一個特點,能對危險有着非常精準的感知。
這種精準感知,很多次救了他的性命。
而剛才那麼危險的感知,是方舟從醫以來的第一次。
哪怕是過去遇到再可怕的兇靈,他都沒有産生過如此強烈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