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2章投石問路
許一山表示想見徐濤,這對聞化來說,無異於意外驚喜。
在徐濤看來,這是許一山在向徐濤傳遞一個信號。
徐濤作為陳州市最大民營企業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就是他的座上賓。
聞化接任陳州一把手以來,最大的困擾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
現在衡量一名官員的政績,經濟指標是主要考核指標之一。
製定這樣的政策,其實是有益於普通百姓的。
畢竟,老百姓關心的是柴米油鹽,所謂的家國情懷,與他們並不相關。
隻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了,社會才會穩定。
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決定老百姓的幸福指標有多高。
而忽視社會民生,空喊口號給老百姓打雞皿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官員升遷與經濟發展掛鈎,是最合乎民心的。
聞化當然明白資本的背後,都掩蓋著皿淋淋的罪惡。
雖然金錢不可以掩蓋罪惡,但金錢能起到贖罪的作用。
當罪惡傷害了手無寸鐵的平頭百姓時,金錢是唯一能彌補罪惡留下的創傷的東西。
陳州易章礦難,聞化不是沒有憤怒。
他甚至恨不得將徐濤綁起來一槍斃了。
徐濤可以以死贖罪,但是他死之後,留下來的創傷根本就無法彌補回來。
首先,徐濤出問題,勢必影響到整個陳州的經濟大局。
目前,徐濤名下礦山的從業人員就達萬人,如果將上下遊的從業人員全部加在一起,突破十萬人不成問題。
其二,徐濤出事,對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就將進入漫長的訴訟過程。
而且不一定能得到圓滿的結果。
第三,徐濤與陳州各級官員關係密切。
明裡暗裡為他提供幫助的人,不計其數。
說白了就一句,動徐濤,就是動整個陳州官場。
聞化沒有任何把握和信心掌控局麵。
可以說,他是被迫睜隻眼閉隻眼。
聞化的初衷,就是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平安無事。
即便陳州易章這麼大的礦難出現後,他最終還是抱著僥幸的心態,順水推舟同意了徐濤以巨額賠償來換取不追究他責任的方案。
陳州易章礦難事故,盡管已經處理完畢了。
但在聞化看來,這還是紙包著的一團火。
特別是在將易章劃歸到經作區之後,聞化便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情緒。
他非常清楚,許一山是個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
年前他突訪易章,就讓聞化感覺到了一絲異味。
在經作區首屆全體幹部大會上,許一山當場拿下方華,就讓聞化突然有些心驚膽顫。
方華是易章礦難第一處理責任人。
是他全麵負責與遇難者家屬交涉,簽署賠償協議。
方華在易章礦難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聞化比誰都清楚。
畢竟,以巨額賠償來換取瞞報傷亡數字的主意,就是方華提出來的。
方華以保護民營企業為借口,將一樁驚天大案,悄無聲息地隱匿了下來。
方華被抓,聞化最擔心的就是他將礦難的事交代出來。
然而時間過去這麼久了,一直沒聽到關於礦難重提的消息,這才讓聞化的一顆心逐漸平複下來。
現在許一山主動提出想見徐濤。
而且他發現許一山很平靜,根本就不存在絲毫興師問罪的跡象,他錯誤地估計,許一山或許成了一個普通人。
在許一山回到經作區的第二天,徐濤便登門拜訪來了。
徐濤弓著腰,雙手緊握住許一山的手,滿臉涎笑道:“許書記,我接到聞書記的指示,您召見我。
您看,我一刻都沒敢耽誤。
”
許一山淡淡說道:“徐總,談不上召見。
言重了啊。
你是我們易章礦業的老總,就是我們經作區的老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