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盛宣懷,不得不得到清末一位非常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國近代時期著名的徽商和紅頂商人,其财産可以“富可敵國”形容。
胡雪岩早些年開創胡慶馀堂中藥店,後來依附左宗棠,為左宗棠籌辦軍饷器械,創辦福州船政局。
可以說,在左宗棠打赢的那些戰役中,都有胡雪岩的功勞在。
胡雪岩與盛宣懷分屬不同的利益集團。
胡雪岩的後台是左宗棠,盛宣懷的後台是李鴻章,而左宗棠與李鴻章有極深的矛盾。
這就是胡、盛争鬥的緣由。
盛宣懷采用了直擊要害的手段,使得胡雪岩的财富大廈在短時間内迅速倒塌,一敗塗地。
他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積大量生絲,以此壟斷生絲市場,控制生絲價格。
盛宣懷通過掌握胡雪岩買賣生絲的情況,大量收購,再向胡雪岩客戶群大量出售。
同時,收買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讓他們不買胡雪岩的生絲,緻使胡雪岩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
胡雪岩向彙豐銀行借了650萬兩銀子,定了7年期限,每半年還一次,本息約50萬兩。
次年,他又向彙豐借了400萬兩銀子,合計有1000萬兩了。
這兩筆貸款,都以各省協饷作擔保。
這時,胡雪岩曆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借的80萬兩借款已到期,這筆款雖是幫朝廷借的,但簽合同的是胡雪岩,外國銀行隻管向胡雪岩要錢。
這筆借款每年由協饷來補償給胡雪岩,照理說每年的協饷一到,上海道台就會把錢送給胡雪岩,以備他還款之用。
盛宣懷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李中堂想讓你遲一點劃撥這筆錢,時間是二十天。"邵友濂自然照辦。
盛宣懷已事先串通外國銀行向胡雪岩催款。
這時,左宗棠遠在北京軍機處,來不及幫忙。
由于事出突然,胡雪岩隻好将他在阜康銀行的錢調出80萬兩銀子,先補上窟窿。
他通過内線,對胡雪岩調款活動了如指掌,估計胡雪岩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阜康銀行,趁阜康銀行正空虛之際,托人到銀行提款擠兌,人們紛紛提款。
擠兌先在上海開始。盛宣懷在上海坐鎮,自然把聲勢搞得很大。
上海擠兌,胡雪岩讓總管高達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發下協饷。
邵友濂卻叫下人稱自己不在家。
胡雪岩這時如夢初醒,想到了發電報給靠山左宗棠求救,可電報又被掌握着電報局的盛宣懷扣下了。
第二天,胡雪岩見左宗棠那邊沒有回音,親自去上海道台府上催讨,邵友濂避而不見。
胡雪岩隻好把他的地契和房産押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夠挺過擠兌風潮。
不想風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銀行門前人山人海,銀行門檻被踩破,門框被擠歪。
雖然,最後左宗棠也出馬挽救胡雪岩,按簿查詢對賬發款,可此時大勢已去,一代首富胡雪岩最終破産,慘死于一個荒郊野外的小屋裡,成了李鴻章與左宗棠矛盾的犧牲品。
胡雪岩死後,盛宣懷少了一個有力的競争者,事業蒸蒸日上。
那麼,究竟左宗棠與李鴻章有什麼深仇大恨,要緻胡雪岩于死地呢?
前文曾說過,在剿滅太平軍的時候,李鴻章怕得罪曾家兄弟,不敢搶功,然而坐視天京戰役遲遲未決而按兵不動,朝廷對李鴻章的意見很大,李鴻章忽然就轉而攻擊左宗棠的戰場浙江,一下子惹惱了左宗棠!
後來二人在剿撚的戰場上再次發生了分歧,左宗棠戰西撚軍,李鴻章戰東撚軍,不意西撚軍逃至李鴻章戰場,李鴻章就指責左宗棠指揮戰鬥不力,二人在朝堂上就争吵起來了。
在朝堂上,左宗棠和李鴻章政治立場對立的主要原因還不是這兩個小小的矛盾。
左宗棠、李鴻章兩人的正式交鋒則是衆所周知的“海防與塞防之争”。
當時的中國面臨帝國瓜分,沿海和邊疆都領土告急,于是1874年清廷要求各位重臣就塞防與海防各抒己見。
重臣們的意見主要分成兩派,一派以李鴻章為首,認為海防是國防中心,另一派則以左宗棠為首,提出“海塞并重”。
最終,左宗棠用他的見識和擔當說服了朝廷,做出了“海防與塞防”并重的決策。
在左宗棠率軍平定西北過程中,與不計私怨鼎力支持的曾國藩不同,李鴻章對左宗棠多有掣肘。
左宗棠勞苦功高晉升為“二等恪靖候”,并以東閣大學士頭銜入朝進軍機處,成了朝中重臣,也成了李鴻章的頭号對手。
在李鴻章回老家“丁憂”時,位高權重的左宗棠将李鴻章派系的官員打擊了一番,或開除或貶谪。
“丁憂”期滿後的李鴻章對此非常惱火,決定以牙還牙,便拿胡雪岩開刀,因為“倒左必先倒胡”。
胡雪岩是左宗棠一手扶植起來的全國首富,平定西北也給了左宗棠強大支撐,可謂是左宗棠的“經濟基礎”。
左宗棠為主戰派,李鴻章為主和派,并且因為李鴻章簽訂了不少的條約,所以受到左宗棠的憎恨和厭惡。
盛宣懷作為李鴻章的左膀右臂,自然要助他一臂之力!
清末四大名臣之左宗棠左公,大約是這一時期為人們所稱頌的唯一一個救國救民有所建樹且清正廉潔的名臣了。
就這樣,失去了胡雪岩在經濟上的幫助,左公的光複大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滞!
1862年,李鴻章年已四十,膝下無子,将李鴻章六弟李昭慶之子李經方過繼為嗣。
過了兩年,李鴻章生嫡子李經述,仍以李經方為嗣子,稱之為大兒。
後來李經方與李經述在天津直隸總督衙門讀書,李鴻章委托洪汝奎為他們代聘名師,潛心科舉。
後還随朱靜山、白狄克學習英文,極得李鴻章的喜愛。
當年少誠蒙嚴縣令推薦想要進京拜訪他時,他還随李鴻章在天津讀書,連個舉人都還不是。
直到1882年八月,李經方江南鄉試第38名舉人,分省補用知府。
考中舉人後,捐錢以知府分省補用。但他未到外省候補,留在北洋大臣衙門,随李鴻章襄辦外交事宜。
十二年(1886年)夏,随駐英欽差大臣劉瑞芬赴英,擔任參贊。充任出使美國大臣參贊官,分省補用道,加二品頂戴,賞戴花翎,江蘇補用道,軍機處存記。
此是李經方31歲,隻不過是個舉人身份,未有尺寸功勞,平步青雲升至二品參贊官。
雖然李經方的外文學得不錯,但是如此破例高升,隻怕在清廷中還找不出第二位吧!
水師中還真有一位值得用民族英雄來稱謂的名将,就是鄧世昌。
鄧世昌出生于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其父鄧煥莊,專營茶葉生意,曾經在廣州及天津、上海、武漢、香港、秦皇島等地開設祥發源茶莊,并始建鄧氏家祠。
鄧世昌從小資質聰穎,勤奮好學,在家鄉以優異成績學完小學學業。
父親鄧煥莊是一個非常開明進步的紳士,他覺得,無論将來讓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還是從事别的事業,都必須學習洋文,進而學習外國先進科學知識。
于是他帶世昌到上海進了教會學校,師從歐洲人學習英語、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