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稱天子,紫微垣在人間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
越過層層宮牆,人們看到了一個與前朝大不相同的後宮。
在這裡,皇子皇孫像宮外的孩子一樣,熱衷着放鞭炮的遊戲。
在這裡,皇後嫔妃像宮外的母親一樣,關愛着自己的孩子。
在這裡,皇帝像宮外的父親一樣,享受着天倫之樂。
紫禁城以乾清門為界,南面為前朝,北面後宮。
後宮由乾清宮,坤甯宮,交泰殿以及東西各六宮組成,這裡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寝宮為乾清宮,皇後為坤甯宮,乾清宮與坤甯宮之間是交泰殿,意味着“乾為天,坤為地,天地交泰,陰陽和合”。
紫禁城宮殿的文飾圖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現了鳳。東西六宮的名稱,也大多暗喻男女**,生兒育女。
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十月的一天,正是慈禧皇太後為光緒帝選妃的日子。
1888年冬天,來自全國的妙齡少女彙聚在禦花園。她們将有人成為大清國的皇後。此刻,她們都被稱為“秀女”。
中國曆代的後妃,大多來自貴族權臣之家。然而,為了鞏固皇權的聯姻,往往潛伏着更大的政治危機。
到了明代,為了防範外戚幹權,朱元璋一改舊俗,明文規定皇室後妃應選自民間。
清朝入關後,皇帝的後妃主要來源于八旗秀女。
順治朝規定,凡滿蒙漢八旗官員的女兒,年齡在13到17歲之間,都要參加每三年一屆的選秀。
其中不僅産生皇後嫔妃,也為皇子皇孫,親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晉。超過17歲又一直未被選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
如此嚴格的選秀制度确保了皇族婚配的優先權。
若按慣例,光緒皇帝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應當選妃,但滿清有一條祖訓,幼帝一經大婚之後就要親政。
因此,光緒皇帝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到了十八歲,屬于慈禧太後的文武重臣安排好了,這才讓光緒皇帝選妃。
但是,與其說是選妃,倒不如說是慈禧太後安排一個人來監督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讓宮女裝束完畢後,非常的興奮,一方面是他終于可以娶皇後,一方面是他大婚之後,可以實現真正的親政,可以指點江山。
經過反複選看,五位女孩幸運地走到了最後一關。
他們是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靜芬;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德齡和容齡;禮部左侍郎長叙的兩個女兒。
但她們可能并不知道,真正決定命運的卻是皇帝身後的這個女人。
選後是在體和殿,事前準備了玉如意一柄,繡花荷包兩對,誰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後,收到荷包為嫔妃。
在選妃現場,慈禧太後坐着,光緒侍立于旁,榮壽固倫公主和福晉命婦都在慈禧太後的座後伺候。
光緒的前邊有個小幾凳,上面放着一柄玉如意和二對紅繡花荷包,這就是所謂的定選信物。
按清朝的選妃慣例,選中為皇後的,就把如意交到她的手中;選中為妃子的,則交以荷包。
待五女站好後,慈禧太後拿起玉如意,對光緒說:“皇帝看誰最合适,你自己作主,你覺得合意的就可以授以如意罷。”
說完,便把如意交到光緒手中。
光緒說:“選後這等大事,還是請皇爸爸決定,子臣不能自主。”
慈禧太後故作大度,非要光緒自己選,光緒見慈禧太後說得認真,便拿着如意看了一圈,踱步對這些女子一一觀看。
當走到葉赫那拉氏面前,他眉頭緊皺,心想,這位姐姐似是年齡不小了,而且生得也太醜了,若選她為後,豈不有失大清臉面?況且自己真地難以喜歡上她。
光緒皇帝黑着臉問她:“敢問姐姐你芳齡幾許?”
葉赫那拉氏不敢隐瞞,回道:“回皇上,奴婢今年二十一歲。”
光緒皇帝聽罷,心下已是冰涼。于是便越過桂祥之女,向德馨之女走去。
光緒手持玉如意來到德馨的長女面前,見她儀态大方,姿容秀麗,很合心意,光緒情不自禁地想将玉如意遞給她,忽然間聽到慈禧太後大聲說:“皇帝!”
光緒連忙扭頭望皇爸爸,隻見慈禧向着交給桂祥的女兒直努嘴。
光緒稍有猶豫,便立刻聽到皇爸爸指着旁邊李蓮英手中的鳥籠說道:“這鳥兒翅膀長硬了喲。”
李蓮英一聽,明白了當中的意思,展開他陰陽怪氣的聲喉大聲說:“它翅膀雖然長硬了呀。若不聽太後的,那他就會被趕出去,餓死在外頭的!”
光緒無奈,隻好照辦。
他苦着臉将如意雙手遞給了葉赫那拉·靜芬,瞧着她得意地接過如意,臉上浮起了笑容。
她若不笑尚且夠醜的了,這展顔一笑,皺紋橫生,暴牙突起,越發讓人難受了!
慈禧見光緒喜歡德馨的女兒,怕她倆要選入妃嫔的話,恐怕也會有奪寵之憂,對葉赫那拉·靜芬形成威脅,便不許光緒再選,而是命榮壽固倫公主,也就是當年麗妃之女,直接拿起那對荷包給了長叙的兩個女兒。
這樣,選妃過程草草結束,光緒一下就傻眼了。
于是,葉赫那拉·靜芬被選為皇後,而長叙的兩個女兒被選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