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時代的中華夢

第594章 無債一身輕

大時代的中華夢 潇騰 1622 2023-04-12 00:56

  華夏有句老話說得很有道理——無債一身輕。

  華夏和同盟國十八億英鎊的物資貿易,最終華夏收到的貿易資金不過十三億出頭,餘下四億多英鎊均是作為償還之前獨鬥沙俄和日本時期從同盟國獲得的戰争經費。(為方便閱讀,對外貿易的總價值以英鎊計算數額,1英鎊=10華元=2金馬克,防方便書友理解,不代表實際的各國彙率)。

  此時的華夏不僅擁有七千二百噸的黃金儲備,還有着八十餘億華元的戰争經費,如果華夏需要,戰争經費還能憑借貨币超發的金融操作,再獲得八十億華元的戰争經費不是問題。

  不僅償還了欠于同盟國的四億英鎊和利息,還有華夏之前疏浚長江黃河和其他水利工程欠下的國債,就連華夏曆年和銀行借取的教育經費這個大窟窿也被填上。

  可以說華夏現在是全世界财政狀況最好的國家也不為過。

  豪橫,有錢。

  在經濟初步寬裕之後,華夏在歐洲大戰開始時就多段多點同時開工,完成了大部分的核心領土的鐵路網建設,其他位于陸地的省份最少也有一條鐵路溝通主要地區。

  其次就是華夏的國家級公路基建計劃和主要城市電網架設都已經開始進行。

  而這些利益帶來的不僅是實際上的财政收入,歐洲兩大陣營的大戰更是讓華夏成為了全世界工業第二的國家。

  戰前白頭鷹的工業占據全球的29%,華夏僅占據11%,鐵路裡程白頭鷹占據世界的38%,華夏占據31%。

  

  在兩年之後,白頭鷹占據全球工業的33%,華夏工業為19%,白頭鷹鐵路裡程占據世界鐵路總裡程的34%,華夏占據39%。

  工業規模和産值、基建、生産技術,華夏都在戰争期間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尤其是華夏的輕工業比起戰前增長近百分之七十五,重工業上漲也不差,産值總增長一半以上,規模增長也達到了三分之一。

  而這還遠遠不是華夏工業增長的阈值。

  1913年華夏年度财政收入19億四千萬華元,1914年華夏年度财政收入再次上升,達到了22億兩千萬華元。

  可以說華夏已經從一個傳統的封建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工業農業并重且工業化程度不比英法德美四個一流和超一流的列強國家差。

  而華夏的工業增長,尤其是重工業的規模增長,除了新興且分量極大的汽車行業,發動機技術再次提升讓華夏不少平原省份的耕種更是擺脫了畜力人力。

  沒有太多生産任務的飛機制造廠兼職生産着摩托車,坦克制造廠卻以農機廠的形式新建着。

  就拿耕地所用機來舉例,華夏偏遠山區已經有部分小型的耕地機來進行耕種。

  在華夏的平原地帶,由地方銀行借款,村裡組織農戶籌款,購買的大型耕地機更是讓原本有些緊缺的當地耕種勞動力獲得了極大的填補。

  唯一遺憾的是液壓技術沒有太好的進展,僅能在收割機,拖拉機,耕地機這樣的農用機械上搞研發,像是工程建築用的挖掘機,推土機等産品,依舊沒有制造的可能。

  不僅是農用機械上有了長足且實際的發展,在軍用機械上也有不少新的東西。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