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安遊樂碼頭上等待看着大鲸号緩緩的靠岸等着安裝設備的元老和勞工們當然不知道裝在大鲸号甲闆上包裹着蘆席和油布的貨物有着如此複雜的來曆。
元老們對工業口創造奇迹已經是習以為常,至于歸化民對這種事情完全是理所當然――還有元老幹不出來的事情麼?
除了準備進行設備安裝的元老之外,大鲸号還順道将返回臨高述職兼過年的王洛賓等人帶了回。
結束了新年假期的元老們一個個紅光滿面,原本駐三亞的元老把買得的女仆也帶到了三亞,連一貫愁眉苦臉的卓天敏也帶回來一個女仆--長得還不錯。
他一直擔心不下的兒子已經有了徹底的解決辦法。
芳草地辦了一個專門收納元老子弟的班,把不多的幾個“小元老”都收了進去。
同樣采用寄宿制,一方面免得纏爹媽們的手腳,另一方面也進行集體主義的教育,确保二代目不會變成廢物。
李海平也回來了。
不過他不在大鲸号上,而是在6艘單桅三角帆巡邏艇上――這是海軍調撥給他加強三亞分遣隊的。
六艘漁業特務艇的艦隊的确讓人有點放心不下。
“王工,聽說這次的年會辦得很成功。
”何方回在碼頭上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是啊,方非辦事能力很強!
鄭尚潔也很會來事!
”王洛賓眉飛色舞,似乎還在回味當晚的盛況,“先不談這個。
女仆,不,設備現在是全部到位了,我們要力争盡快把第一船鐵礦石運出去!
”
“女仆到位我看到了。
”席亞洲大笑起來,“晚上就力争先開一炮。
”
衆人都笑了起來,何方回說:“說到女人,已經有點不知肉味了。
找時間得開開葷了。
”
“還找找時間,今晚就地正法!
”席亞洲拿手往下一劈。
穿着普通的勞工作訓服,戴着寬邊草帽,帶着藤制手提箱,身上還挎着帆布包的女仆們困惑的看着這群說着奇怪話語的元老。
她們經過了幾天海上颠簸,一個個都萎靡不振。
在女仆們身邊,還堆着許多大大小小的包裝箱和捆包,上面有黑色的墨體大字寫着“三亞特供•辦公廳”。
“這些都是辦公廳給大家準備的生活用品。
”
“辦公廳真是我們的貼心人……”
何方回咳嗽了一聲:“鐵礦石沒問題,都堆在料場上。
安裝好裝卸設備馬上可以外運。
用大鲸運嗎?
”
“大鲸先運一船走。
”王洛賓說,“不過卸貨得好幾天,安裝設備至少也得一周……”他算來算去,把大鲸的貨艙裝滿最快得到二月上旬了。
運來的礦山設備有二套:一套是鬥式提升機,另外一套是選礦設備――田獨鐵礦是中國少有的富礦,但是其中也夾雜着品質不高的貧礦石、共生礦石和開采中帶出來的無價值的脈石。
選礦之後再進行運輸能大大節約海運的噸位占用。
一行人搭乘小發艇,橫渡大東海到了榆林堡。
王洛賓關照先把女仆們暫時安置在榆林堡外的勞工營地裡,和女衛生員們和辦事員住在一起。
當天在榆林堡召開的“鐵礦石外運工作會議”上,氣氛十分之熱烈:大家就礦石外運、設備安裝和女仆安置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讨論,會上統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一緻同意将這三件任務作為1631年第一季度三亞大區的頭等大事來抓。
設備安裝,當然由機械總廠派來工程師蕭貴負責;季潤之負責基建方面的協助;礦石外運還是歸卓天敏――他目前暫時代理田獨礦務局局長的職務;至于女仆安置,就由季潤之全權負責了。
“企劃院還有關于移民拓殖和産業升級的方案。
”王洛賓清了清嗓子,“這兩個方案都是長期性的,不是急務,不過從現在開始就要逐步開始運作起來,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
企劃院決定在巨人行動的第二階段,即1631年第三季度開始,分批次從大陸移入一萬五千人口。
其中小部分來自海南島本地的其他州縣,大部分來自大陸流民,用來充實三亞大區。
為當地的工農業發展準備人口基礎。
大量的人口湧入,勢必要準備大量的基礎設施:住房、給排水和道路。
還要牽扯到如何給驟然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燃料和衛生服務。
“……這裡一部分要依賴臨高的供應,一部分要立足本地自産。
特别是建築材料生産和建築工人培養……”王洛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