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農門狀元

第1章 葫蘆娃兄弟

農門狀元 潇騰 1586 2023-04-12 00:59

  明觀十年九月,劍南道益州華陽縣,天明村。

  秋收結束,看着一袋袋的黍米搬進糧倉,趙繼祖心滿意足。

  這些日子可把人累慘了,老趙家破天荒地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麥飯,還炖了一鍋豬頭肉。

  城裡貴人都說豬肉是賤肉,可窮人有肉吃就不錯了,還管什麼貴賤!

  豬肉的鹹香飄滿院子,六歲的趙七郎帶着兩個侄子、兩個侄女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不一會兒,趙大郎的媳婦張氏和趙二郎的媳婦孫氏擡了一個大瓦罐出來,裡面滿滿一罐的飯。

  家裡人多,不用大瓦罐不行啊!

  趁着落日餘晖,一家人擡着桌子、闆凳到院子裡用晚食,老天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趙老漢的老妻周氏是掌勺的,給每個兒孫分了一碗飯,一人一勺肉。

  孩子們立刻夾了肉塞進嘴裡,吃得滿嘴流油,幸福得小腦袋搖搖晃晃。

  趙老漢看兒孫們吃得香,滿足地喟歎:“就是皇帝老爺,也就這樣的日子了。”

  趙七郎擡起頭,嘴巴裡咬着肉,含糊不清地說:“皇後娘娘做的豬頭肉,也沒有娘做的好吃。”

  周氏喜得夾了一大塊肉給幺兒,這孩子說話就是實誠!

  吃飽喝足,一家人坐在院子裡揉着肚皮打嗝,趙老漢把全家最聰明的趙七郎招到身邊,問他今年要交多少糧稅。

  秋收結束,該到縣城交稅了啊!

  本朝新建不過幾十年,經曆過南北朝和前朝的動蕩,人口大量減少,許多地方的田地都丢荒了。

  唐《田令》規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

  “貴族官僚的永業田和賜田,可以自由出賣。百姓遷移和無力喪葬的,準許出賣永業田。口分田在死亡後收歸官府再行分配。”

  這些田地看起來多,但農具簡陋、趙家又沒有牛,根本說不上精耕細作,收成就看老天爺的意思。

  老趙家沒有分家,從趙老漢往下,成丁有趙老漢、大郎、二郎、三郎、四郎,未成丁的有五郎、六郎和七郎。

  孫輩有大郎家的趙仁和趙琴,二郎家的趙義,三郎家的趙棋。

  這麼有文化的名字,當然是請村裡社學的先生起的~~

  分到田地的就有趙老漢和四個成丁的兒子。

  與“均田制”相對應的是“租庸調制”,“租”指的是男丁需納糧稅;“調”指的是女眷需納布稅;“庸”則是成丁需服徭役。

  “我們家成丁有五人,要納糧十石。”七郎脫口而出。

  趙五郎和趙六郎目瞪口呆,他們比七郎大了近十歲,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呢,七郎就把結果算出來了,難道老趙家的腦子都長在七郎頭上了?

  八歲的趙仁問:“幺叔,你是怎麼算的?我手指都不夠用。”

  七郎眨巴着眼睛,一本正經地說:“手指不夠用,就把腳趾用上,再不夠就把你爺爺和爹、叔叔們的都借一借吧!”

  趙仁一聽,立刻跑到趙老漢跟前,要問爺爺借腳趾。

  趙老漢揮手趕開大孫子,拿根木棍在地上劃拉半天,結果還真是七郎算的那樣,不由得感歎:“我早說我幺兒聰明,不是我自誇,隻怕劉翁家的大郎君算得也沒這麼快。”

  “劉翁”名叫劉誠,是村裡的大戶人家。

  周氏也感歎:“那可真是!我幺兒八個月就會喊娘,三歲就會數數,别說劉大郎,我看就是城裡貴人的孩子都比不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