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第937章 神蝗

春秋我為王 潇騰 2952 2023-04-12 01:00

  “這些都是神蝗,撲不得!
神蝗都記仇,越是撲,來年鬧的越兇!
”德高望重的鄉老十分焦急,張開雙臂阻止衆人莽撞的舉動。

  鹽氏之女的家人停手了,不但因為鄉老的權威,也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徒勞無功。
蝗蟲紛紛墜落,根本不在乎撲殺,打落下一片,迅捷地又有其他蝗蟲補上了。
成百上千隻的蝗蟲死了,新的飛蝗又從空中來了,它們似乎看中了這片地方,就像滔滔不絕的河水般,沖破了鄉人薄弱的堤壩。

  鄉人們放棄了,扔掉工具,随着鄉老跪在田埂上,不斷稽首磕頭,向着漫天飛蝗,在嘴中念念有詞,祈求蝗蟲快快離去。

  他們說,今年大旱,鄉人為了保住這些莊稼,實在不容易。
他們說,鹽池邑是個窮地方,這區區數千畝地經不起神蝗一吃,汝等還是到别處去吧。
所有人的眼睛裡是哀求,是一片虔誠,他們似乎相信他自己的祈求能夠感動上蒼,能夠讓這些小小的生靈高擡貴嘴。

  但這無濟于事,蝗群沒有顯現出一丁點憐憫。

  随着天色慢慢大亮,莊稼在一點兒一點兒地矮下去,楊柳和灌木一點兒一點兒地變成秃枝,草地也在一點兒一點兒消失不見……整個鹽池邑一片蕭瑟,就像提前迎來了隆冬。

  與此同時,空中還在源源不斷地出現飛蝗,有人開始在蝗雨中無助地哭泣,哭聲很快就響徹全邑。

  衆人已經預見到了,這個冬天,一定會很冷,很餓,很難熬。

  鹽氏之女沒有哭,她的父兄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情形,她則緊緊摟着母親,安慰她,心裡卻隻剩下恐懼。

  她懷疑這些一個勁地咬齧一切東西的怪物是不是會吃肉,一旦咬完了莊稼,就會來咬人。
盡管經驗告訴她,蝗蟲是不吃人的,但她還是在暗暗地擔憂着。

  越是這種時候,她就越是思念丈夫,在沒突然銷聲匿迹之前,他就是她的天,給她豐厚的衣食,安全的環境,無論面前是什麼,他都會保她平安。

  他體格健壯,有一雙滿是殺意的眼睛,在新绛街頭多看了她幾眼的士人,被他回瞪了一眼便吓得伏地求饒。
也不知他現在若是對蝗群大吼一聲,它們會不會退散?

  可現在他不在了,鹽氏之女就像在大雨中飄零的浮萍一般,孤苦無助。

  個人的命運,在天災面前,竟是如此的渺小……

  

  ……

  “主君,安邑、鹽池、曲沃、新绛,各地均有飛蝗落下禍害農田,該如何是好?

  距離鹽池小邑不遠的安邑城内,魏曼多一臉肅穆,在臣下前來告急後,他立刻換上了一身祭祀用的禮服,不吃不喝地跪在家廟裡祈求。

  旁人覺得魏氏家主真是憂心民衆,實則他心裡卻罵開了,罵今年年景怎麼如此之怪,罵為何秦國沒事,自己卻連續遭了旱蝗。
對于如何治災,魏曼多并沒有什麼章法,旱災還可以按照周室大司徒總結的“荒政十二條”來做,雖然不如趙氏,但也算有點效果。

  可對于來勢更猛,為害更烈的蝗災,自從有記載以來,諸夏都無計可施,隻能任其禍害莊稼。
尤其是這次的規模如此之大,已經覆蓋了大半個河東地區,趙魏韓均受災殃,魏氏領地集中在河東,想移民就食也沒地方去。

  但他不能讓民衆看出自己的無奈,于是魏曼多隻能按着旱災時自己的套路演下去。

  他從家廟裡出來後,便一本正經地對臣下說道:“汝等這就下去,發告示教化民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

  “這……”魏氏之臣都十分困惑,現在的問題不是什麼教化,而是蝗災啊,這樣做有用麼?

  魏曼多自有一番歪理:“君不見,河東有的地方蝗蟲不到,有的地方吃個精光,被吃的地方,都是當地民風不淳樸所緻!
是罪有應得!

  衆人恍然大悟,魏曼多繼續對他們說教道:“天災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旱災之後,接踵而至的是飛蝗。
據鄉間老人說,這些都是神蝗,是人力不能控制的,隻能依靠田祖之神解除。

  “原來如此。
”魏氏子臣竟然有不少信以為真。

  末了,魏曼多又意味深長地說道:“而且,今年之所以會連續鬧災,還是要從晉國内部找原因……”

  并不是每個春秋的貴族政治家都有子産“天道遠,人道彌”的進步認知,甚至連孔子都做不到。
在他所編篡的魯國《春秋》中,有十多處把蝗蟲的發生,記載在政治變革的緊後,那意思不言自明:

  蝗災是無法防治的,甚至于,是天子、諸侯、執政者“失德”和禮崩樂壞的結果,上天降下懲罰,派神蝗來為禍人間,是為了警戒某些“亂德之人”。

  很明顯,晉國内部的亂德之人,當然是執政以後不停折騰的趙上卿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