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石越與桑梓兒成婚後不久便即奉命知杭州郡,京中的賜第便隻餘唐康這麼半個主人,但桑楚俞卻是堅信愛婿必要重回京師大用的,一直都有請人替他經營府宅。
桑家财力雄厚,又不會在愛女愛婿身上吝啬錢财,三年來銀錢流水價的使出,早已令得石府煥然一新,頗具泉石花木之勝。
尤其後花園中,疊壘山石,鑿池引水,林木蓊郁,花竹清绮,加之院外古樹參差,蔚然深秀,春秋佳日,月夕花晨,四時四季之情竟是全然不同。
此時是四月初夏,春雖已去,但萬物生機不減。
臨窗的那架葡萄,已近花時,紅紫芳馥、繁英密蕊,霏霏滿幾榻。
石越扶着病體稍愈的梓兒在葡萄架下的藤榻上斜靠着,自己則坐在她的身邊。
“大哥,你真的決定要守孝三年嗎?
”自從感覺到梓兒的怨憐之後,石越隐約意識到了緣由,便漸漸有意識的跟她講一些自己在朝中的事情。
石越見阿旺等人在遠處采花,輕聲笑道:“那隻是策略。
”
“策略?
”梓兒睜着大眼睛,有些迷茫的問道。
“是啊,如此一來,既可封世人之口,不緻于讓政敵說我是不孝之人;再則亦可讓皇上做一個表态——他将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我。
我要做的事情,如果得不到皇上有力的支持,下場隻怕不會太好。
”石越耐心的解釋道。
梓兒怔了一怔,随即搖了搖頭,輕輕說道:“我是不懂這些的。
不過不管大哥做什麼,我都願意陪在大哥身邊,富貴貧賤,那也沒什麼可怕的。
”
石越一手握着她的手,一邊仰首輕輕笑道:“這些事情,不懂也好。
但大哥隻要你相信大哥所做的事,都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便足夠了。
”
“我相信。
”梓兒擡起目光注視着石越,柔聲而肯定的回答,在她清澈的眸中,是無比的堅定與溫柔。
石越微微一笑,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大哥……”
“嗯?
”
“我想去看看楚姐姐……”梓兒遲疑着,但終于還是說了出來。
楚雲兒因何受刑,眼前情形如何,她已經知道了大概。
石越沒料到她會說出這句話來,不由怔了一下,旋即笑道:“那也得等到你身體康複以後呀!
現在那裡不方便出門?
”石越開玩笑的說着,一邊伸手摸了摸梓兒的腹部。
梓兒紅着臉,低聲說:“你欺負我!
”
“我可那裡敢呢?
”石越朗聲的笑着,此時朝中大事已甯,梓兒又懷了身孕,他的心情實在是極為歡暢。
“楚姐姐的病情怎麼樣了?
我想如果你答應的話……”梓兒垂着頭,似乎不敢看石越的眼睛,聲音卻似下了極大的勇氣似的,說道:“如果大哥答應的話,就把她接進府中來療養吧?
”
石越愕然望向梓兒,卻意外看見她清澈的眸中似有淚光,她低垂着頭,那淚霧似乎便挂在她長長的睫毛之上,在那隐約的淚光之下的,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哀傷與壓抑,他不由的心中一震,疼愛憐惜一時間盡數湧上心頭,當下蹲下身去,緊緊握住她的雙手,輕聲但又誠摯的說道:“妹子,你再不要胡思亂想,若将她接入府中,名不正言不順,必然多有嫌隙,給人口實;況且她自己也不會願意……”說到最後一句,聲音似乎頓了一頓,因為他自己也不能确定,楚雲兒是不是會不願意,但是在桑梓兒心中,他知道那必然是不會願意的,而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并不願意。
“我、我願意給她名份!
”梓兒認真誠懇地說道,卻依然不敢擡起眼睛去看石越,在她的心中,其實也是一點也不知道自己這樣說究竟是對是錯,她甚至有一些的茫然,似乎自己也不确定自己在做什麼。
石越極緩慢地搖了搖頭,其實一直以來,他都不是完全能辨出自己内心真實的情緒——楚雲兒為他做的事,他不是沒有感動過,楚雲兒的心意,他不是毫無覺察了解,隻是一種更為重要的東西似乎早已經在很久很久的以前牽系住了他的心,讓他的感情始終控制在一個尺度之内,但此刻梓兒眼中的淚水卻突然教他明白了許多事,“我對雲兒……,”他的聲音頓了一頓,有些自嘲的笑了笑,然後輕輕說道:“我對她,有尊重、有同情、有感激、有愧疚……,但是這些,和真正的喜歡是兩回事,一個能夠安慰自己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而且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妹子,你真的不用想太多了。
”他還有想說的話,可是看着梓兒,那些話,他又覺得一時間似乎又說不出來,隻得溫柔的看着妻子。
“可是……”梓兒長長的睫毛微微瞬動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因為她還是不知道是自己是不是已經相信了石越的話?
還是真的能放得下對楚雲兒的同情?
“不許再想這些了。
”石越站起身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笑道,“若你身子還不快些康複,你哥哥和王家小姐十天後的婚事,我可是不許你去的!
”
“我……我可隻有一個哥哥……”
石越一邊笑吟吟的看着梓兒着急的樣子,一邊說道:“傻妹子,你須得好好将養,若是在婚宴之上被别人家眷看着你這般病骨俜停的模樣,還不要讓别人笑了我石子明養不起老婆麼?
而且,你此刻腹中可是我的孩兒呢……”他話未說完,梓兒的臉已經羞紅到脖子根上了,石越看得心動,正要繼續調笑,卻見明眸紅着臉站在十步之外的地方,顯是有事禀報,卻見他夫妻說話,便不敢打擾。
明眸見石越看到自己,連忙斂身道:“學士,蜀國長公主派人求見夫人。
”
石越笑道:“快讓她進來吧。
”一面轉頭對梓兒說道:“不知是長公主有什麼事情?
”
梓兒想了想,笑道:“我也不知道,長公主對筆硯書畫,頗為精識,或者是問我要什麼東西,或者是送什麼東西給我罷。
”
不多時,一個中年婦人随着明眸走了進來,見石越也在,連忙行禮請安:“學士,夫人萬安。
”
“蘇大娘不用多禮。
”梓兒在石越的攙扶之下坐了起來,微笑道:“長公主一向可好?
妾身回京後一直沒有去拜訪,反勞公主記挂,心裡甚是不安。
”
“甚好。
長公主讓奴婢給夫人帶來一些東西,長公主說,夫人是頭胎,又染了風寒,一定要好生将養,若要什麼東西,雖然府上不缺,但若是大内才有的東西,便盡管開口,不要見外。
身子骨最是要緊的。
”蘇大娘伶俐的說道。
“有勞長公主惦記,妾身實不敢當。
”
蘇大娘又笑道:“長公主說,上次夫人從杭州捎給她的琉璃跳子棋,柔嘉縣主看了要過去,若是夫人還有,便請讓奴婢帶去。
改日再來緻謝。
”
石越不禁莞爾,那琉璃跳子棋,不過是他在杭州時讓人制成,給梓兒在閨中聊解寂寞的玩具,當時隻制了四副,一副送給向皇後,一副送給蜀國公主,一副梓兒千裡迢迢的托人送給自己未來的嫂子王倩,自己也就留了一副。
不料蜀國公主的竟被柔嘉奪愛,這時竟又特意派人來要。
但既是長公主要的東西,卻也沒有小氣的道理,何況梓兒本來就甚是大方,果便聽她笑道:“可巧我這裡還有一副,便勞煩大娘帶回去。
”
“如此甚是多謝了。
”
梓兒笑道:“一點小東西,值得謝什麼?
”她見阿旺早已過來,便吩咐道:“阿旺,快去把那副跳子棋取了來,另外我房中還有兩把高麗扇,扇頁上風物甚是有趣,也一并請蘇大娘帶去,當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再取三瓶大食國的薔薇露(注一),兩瓶給公主,一瓶便送給蘇大娘了。
”
這些東西,在當時都是奢侈之物——須知當時的薔薇露,都是用琉璃瓶盛裝,一個瓶子便價值不菲了。
宋朝的公主們少有驕奢之人,蜀國公主更是一向節儉,是以連帶她們這些下人,也難得有幾樣好東西。
蘇大娘見平白得了一瓶薔薇露,實在是喜出望外,卻不能不笑着謙遜道:“這如何敢當?
”
梓兒見阿旺答應着去了,又微微一笑,道:“這值不得什麼,妾身勞煩長公主記挂,才是十分的不安。
煩勞蘇大娘轉告長公主,待妾身身子好一些兒,便去給公主請安。
”
蘇大娘連忙答應,又說了些閑話,待阿旺取來東西,便告辭而去。
石越見梓兒處置這些事時,言詞對答均甚為得體,氣度俨然,那裡還似自己初見之時那個嬌蠻可愛小女孩?
但自己還清清楚楚的記得她當時指着康棣嬌聲說話的神氣,直待目光看見自己,才臉紅羞怯的退回房中!
他回想起往事,心中忽然全是暖意,不由得笑贊道:“我夫人可能幹得很呢!
”
“那也是大哥才想得出這些東西來,司馬相公(注二)作七國象棋,着法複雜,閨中竟是沒有幾個人會玩,到現在我都找不到七個女伴來湊齊下棋的人。
這個跳子棋就不同,兩人可以玩,六人也可以玩,又簡單又有趣,在杭州時,在各衙門的女眷中早已風行一時,許多人家都争相仿制。
若不是琉璃珠太貴了,就說是風行天下,也不奇怪。
”梓兒此時卻不知道,其實琉璃跳子棋,在大宋禁中的嫔妃宮女、朝中大臣的家眷之中,也早已風行了,它又有個渾名,便叫“石子棋”。
禁中要仿制幾副棋,自然是極容易的事,皇後妃子們正好拿來賞賜衆人,柔嘉正是因為沒有讨到這個彩頭,才從蜀國公主那裡*,蜀國公主不便向皇後開口,隻得來問她讨要。
這些曲折,石越自然也不知道,這時聽梓兒這樣說,不由笑道:“這下可害得你也沒得玩了,我這便托人再去定制幾副,免得還有人問你讨要。
”心裡卻突然想到:“若是能把玻璃鏡子做出來,還不知道你會有多高興呢!
”
※※※
大内,瑤津亭。
曹太後與高太後對坐着下最近頗為流行的跳子棋,一面說着閑話。
向皇後與幾個妃子站在一邊陪侍。
“聖人,官家最近寝食可好?
”曹太後雖然已經五十九歲,但思維依然清晰、敏銳。
“回娘娘,這幾日官家依然是忙于國事居多,每日早上的點心,都隻是草草吃過便罷。
”向皇後回道。
“這樣也不行呀,龍體要緊。
”
“臣妾也勸過,隻是聽說呂惠卿、曾布、蔡确等人,日夜上疏,請官家再行新法,官家忙着議定此事……”
曹太後默默聽着,她心裡雖然不以為然,卻并不輕易開口說話,隻說道:“國事再忙,亦當注重身子骨才好。
”
“官家現在何處?
”高太後随口問道。
“是在崇政殿召見石越吧,石越三次上表請求丁憂守孝,都被官家駁回了。
臣妾聽官家的語氣,是一定要重用石越了。
”
“不料石介能生出一個這樣的兒子。
”曹太後感歎的說道,“這個石越,除了年紀輕一點、資曆淺一點外,竟是個完人。
依哀家看來,朝中一定有大臣勸官家‘成全’石越的孝道,以獎勵風俗吧?
”
“正如娘娘所料,而且人數不少。
大抵都誇石越畢竟懂得禮法,官家不當奪其志……”
曹太後點點頭,将手中的珠子連續幾跳,送入高太後一方,淡淡的說道:“官家已經做了八年的皇帝,這些事情,他看得透了。
”
※※※
崇政殿。
偌大的殿中,隻有趙顼與石越兩人而已,所有的内侍都遠遠的站在殿外。
“陛下,臣鬥膽,自熙甯二年開始變法圖強,陛下于變法,可有什麼領悟?
”石越平和的注視着趙顼,從容問道。
趙顼沉吟一會,道:“惟有‘艱難’二字!
”
“自古以來,要變法,沒有不艱難的!
而克服這艱難,就各有各的辦法:商鞅變法能夠成功,是他依着秦王的堅毅,用嚴刑峻法來推行法令;漢武能夠成功,是他重用當時尚不得重視的士人,來對抗功臣勳貴們;北魏孝文帝能夠成功,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之外,漢族士大夫們支持也殊不可少……”
趙顼點點頭,說道:“卿的意思,朕變法要想成功,也要有所依托?
”
“陛下英明。
陛下不惟要自己意志堅定,更要清楚的明白,變法要達到什麼目的,要采用什麼手段,會得罪什麼人,陛下能依托的,又是什麼人?
”
趙顼沉默良久,突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朕也不知道能依托的,是什麼人?
朕是天下百姓的君父,所作所為,自然是為了江山社稷、天下百姓……”
“當日王莽,豈是故意把國事弄壞的?
”石越毫不客氣的反問道。
趙顼嘿然道:“朕豈和王莽同?
”
“陛下是聖明之君,自然非王莽能比。
臣隻是希望陛下明白,目的正确而手段錯誤,一樣會為害百姓;倘若以為目的是好的,就不去重視手段的好壞,王莽亡國,就是前車之鑒。
”
趙顼細細咀嚼石越這句話,半晌方歎道:“朕當深思。
”
“臣願贈陛下十二個字,為陛下鑒。
”
“卿試為朕道來。
”
“凡變法之要,在于‘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畏艱阻’十二字而已,陛下若能體悟這十二字,施行天下,何愁變法不成功、國家不富強?
!
”
“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畏艱阻。
”趙顼不斷地低聲咀嚼着這十二個字。
忽然擡起頭,注視石越,鄭重的說道:“卿當助朕。
”
“臣不孝之人,豈可重用,且資淺德薄,難以服衆。
”石越推辭道。
趙顼走下禦座,快步走到石越身前,誠懇的說道:“君臣相交,貴在知心。
卿豈可棄朕而去?
”他此時完全忘記,自己也有疑忌石越之時。
石越拜倒,哽咽道:“陛下知遇之恩,微臣粉身碎骨,難報萬一。
隻是人言可畏,臣豈敢損陛下知人之明?
”
趙顼俯身親自扶起石越,道:“卿不是常說‘苟以利國家,豈因生死避’嗎?
朕不懼人言,卿有何懼?
今日即奪情除卿翰林學士,三日之後,即拜參政。
卿之主張,朕當施行!
”
石越再次拜倒,說道:“陛下若果真要用臣,則請陛下收回成命,内翰臣不敢辭,參政斷不敢受。
”
“這是為何?
”
“臣資曆依然太淺,為内翰為陛下參謀畫策,拾遺補阙,則無不可;若為參政,決難服衆,反增僥幸之風。
”
趙顼沉吟一陣,終于點頭道:“既如此,先不拜參政亦可。
卿可将變法之主張,條陳以聞。
”
“臣當盡心竭力,以報陛下!
”
※※※
孔曆1626年,耶曆1075年,當時是宋朝第六位皇帝趙顼在位的熙甯八年。
這一年有兩個四月,在第一個四月的月圓之日,當時的白水潭學院山長、《汴京新聞》報社長桑充國與前丞相王安石之次女王倩兒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這場婚禮的盛況,不亞于公主出降,朝野凡有名望的人物,幾乎都親自出席或者送去了賀禮,其中身份最顯赫的人物,便是皇弟昌王趙颢。
而引人注目的是,翰林學士石越,并沒有出現在當天的婚禮中。
這件事情引起了許多人無端的猜測,但是其實背後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原因。
隻不過因為不久前由邺郡君改封為魯郡君的石夫人韓梓兒因為在父孝中,隻是非常低調的前往祝賀,不免更加引起人們對石越與桑充國關系的猜疑。
實際上這一天石越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婚禮中,是因為這一天,皇帝趙顼将他留在宮中讨論國政,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