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新宋

第十三節 婚姻大事 上

新宋 潇騰 7569 2023-04-12 01:01

  與政治無關。

  政治

  石越笑道:“那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給桑伯父,百分之二十用來招蓦各地的富商大賈一起合作。
多一點人合作,有好處的。

  唐甘南眯了眼睛想了一下,說道:“子明,給桑家我沒有意見,但是不需要别家加入了,錢我自然有辦法,不如那百分之二十你自己留着。

  唐甘南不太喜歡别人來指手劃腳,他自己占百分之三十,每年的利潤最低也有九萬貫——而且肯定大大高于此數,否則他就不叫“笑面狐狸”,因此雖然前期投入大一點,但是他覺得經營得好,兩三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所以根本沒有合資的必要。
最重要的是,給石越的話,本來就是理所當然,而石越也不會來幹涉他的經營,他依然大權在握。

  石越笑了笑,百分之二十,并不是小數目,每年的分紅最少都是六萬貫。
但是對于他來說,金錢的确意義不大,而且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唐家和桑家,他控制得都很好。
桑充國的意外事件,暫時來說,并沒有讓桑俞楚生出什麼異心。
何況宋代優待百官,并不是一句空話,石越現在工資,加上職田、賞賜,養上幾十個門客都不成問題。

  他正要開口拒絕,李丁文突然說道:“直接劃到公子名下,并不方便。
到時候必然遭禦史彈劾。
”他這樣說,實際上倒是替石越答應了。

  石越看了李丁文一眼,卻見司馬夢求朝自己使了個眼色。
他知道他們必有原因,便不再說話。

  唐甘南笑道:“這件事我會安排,子明不用擔心。

  李丁文眨了眨眼睛,嘻笑道:“非也,非也,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别有妙用……”

  他如此這般一邊說,司馬夢求一邊補充,但讓唐甘南以為他們早有預案一般,其實石越卻是知道李丁文和司馬夢求,不過是剛才聽到這番謀劃,而即興想出來的主意。

  唐甘南聽他說完,雖然心中略有不甘,但想想那的确也是個好辦法,而且對自己和石越,都有許多好處,當下便點頭答應。
他一生中做過無數決策,最正确的一項決策,就是決定永遠站在石越這邊,這時候更不會有絲毫變動立場。

  白水潭聯合鐘表商行在金明池北岸的船塢裡敲定,這件事影響最深遠之處,莫過于其後在大宋各路州興辦起來的技術學校,第一批技術學校遍布于南方的五十個城市,其後漸漸遍及整個國境。
這件事完全改變了中國傳統的技術傳承方法,稱得上是革命性的轉變。
雖然其最初的意義,不過幫助唐家等商家控制的作坊迅培養出一批出色的工人而已。

  另一個怎麼樣誇大也不為過的重要内容,就是石越分給白水潭學院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筆不菲的固定收入,立即讓白水潭學院成為底氣十足的學校,其後白水潭學院各種研究院的陸續出現,其經費之保障,全賴于此。

  唐甘南對于石越主動提出來把白水潭鐘表聯合商行的總部設在杭州,又提出來先期五十所技術學院全部設在南方,連汴京都不開,想也不想就全部答應了。
他明白這種做法的用意,也明白這樣做對自己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此時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快點去和李丁文、沈括等人談好細節,金明池的春光,突然間格外的美好。

  似乎是為了配合他愉快的心情,忽然有絲弦管樂之聲從湖面傳來。
衆人此時心情都好得不得了,不由靜心來細聽歌詞,卻是從未聽過的調子,歌辭依稀是:“珠淚紛紛濕绮羅,少年公子負恩多。
當初姐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歌聲也非常侬軟。

  石越等人不由好奇,紛紛走出船塢,原來金明池北岸正中,是依水而建的宮殿,從宮殿正中伸出一座橋來,正好搭在湖心的小島上同,這座橋叫做“仙橋”。
每年金明池開放,便有歌女一排排站在仙橋上演唱,給湖中表演的水軍和遊人助興,若是遊人從南岸或東、西兩岸遠遠望去,隻見衣袂飄揚,雲高聳,倒真似仙女下凡一般,讓人不知道身處何境。

  此時石越他們所處之地,因為就是宮殿之旁,比起一般遊人,倒要看得清楚一些。
幾排數百個歌女,倚欄而立,都穿着彩衣,古代女子盛裝之時,往往雲高聳,而身上又系有一根彩帶,此時随風飄舞,的确讓人觀之心醉神移。
這許多女子,各攜樂器,一起合奏,而同時輕啟朱唇,曼聲歌唱,曲子随風送至,中間那溫柔婉轉之意,真有道不盡的纏綿。

  這裡石越、李丁文、司馬夢求,都是通曉音律之輩,而唐甘南雖然是不懂音樂之人,在杭州呆久了,卻也很喜歡這種溫柔的曲調,禁不住要随着節奏而搖動胖胖的身體。

  忽然間這靡靡之音中,幾聲鐵铮之音劃過,音調高昂激越,若放在别處去聽,自是另有風味,但是在此時,卻好比是柔情蜜意之中,有野狼悲吼,不僅是大煞風景,而且是讓人生厭了。
岸邊遊人,此時已忍不住叫罵,便連石越也微皺起眉頭。
但那彈铮之人,卻似乎毫不在意,音調越悲壯慷慨,引得那些歌女手中的樂器,都不時走調。

  石越細聽铮聲的來源,卻是從湖心的小島上傳來。

  他與李丁文、司馬夢求對望一眼,隻見對方目光中都有驚訝之意。
須知道島上亦有宮殿,雖然金明池對士民開放,那島上也是不許人去的。

  司馬夢求輕輕贊歎道:“此曲慷慨激昂,撫琴之人,必是清高不群之輩。

  石越和李丁文聽他稱贊,也點頭同意。

  不過自古陽春白雪,和者廖廖,那遊湖的百姓,哪裡管得了你清高不群?
隻覺得這铮聲說不出來的刺耳難聽,許多人便紛紛叫罵,聲音越來越大。

  李丁文忍不住笑道:“這人铮雖然彈得好,卻不看場合,未免自讨沒趣。

  “那倒未必,金明池本是演戲水軍之所,歌女奏鄭樂,才是不合時宜,而此人不過撥亂反正而已。
先生是怪錯人了。
”一個清脆的聲音從四人身後傳來。

  衆人吓了一跳,轉身看過去,原來是兩個青年公子,一個是王安石次子王旁,一個是石越曾經見過的王青,王倩此時依然女扮男裝,也不知道這兩兄妹是什麼時候來的,隻李丁文出言譏笑,王青便忍不住反駁。

  石越等人和王旁見過禮,隻見王青俏臉微揚,而王旁滿臉尴尬,一個個暗暗好笑。
衆人都是見多識廣之輩,王青一開口就知道她是女子,不過便連着石越在内,因為她和王旁一起出現,都以為她是王旁的紅顔知己。

  李丁文被女人搶白,心裡驚訝一個女子有這種見識,自覺不好意思,因此并不反駁,隻向王旁問道:“王公子,你知道彈铮之人是誰嗎?

  王旁笑道:“京城之中,并無彈铮的好手。
我也不知道是誰。

  王青見沒有人理她,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忍不住冷言說道:“想要知道,過去看看就是了,何必在這裡猜來猜去。

  

  她一句話說得衆人全都莞爾,王旁苦笑着呶呶嘴,說道:“那島上,怎麼過得去?
橋上站滿了歌女,難不成我們幾個大男人從百花叢中擠過去?

  石越心裡覺得好玩,好不容易忍住笑,說道:“若能夠淩波微步,踏水乘風,但也不必去擠那百花叢。

  “是嗎?
都說石子明多謀善斷,看來亦不過爾爾。
你看那裡,不就有人一葉扁舟,欲飄然登島嗎?
”王青一邊冷笑,一邊用手指着湖對岸。

  衆人順着她手指望去,不由哄然大笑。
原來那根本不是什麼扁舟,而是一隻龍舟。
龍舟之上,坐着四個雲頭白衣彩綢的女子,各抱一把琵琶,這依然是表演的一部分,她們可不是想要“飄然登島”的。
其中一位,和石越更是交遊甚密,正是碧月軒的楚雲兒姑娘。

  這四個女子纖手輕撥珠弦,琵琶之聲,便似珠落玉盤,卻是一曲“玉樓春”的調子,四人一齊曼聲唱道:“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竟是堪堪把那鐵铮之聲給壓了下去。

  岸邊的遊客一齊叫好。
那橋上的歌女得到支持,更是重調音弦,齊聲和唱:“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石越和楚雲兒交好,可以說天下皆知,王旁因笑道:“楚姑娘的琵琶,果真是京師絕技,難得又很仰慕石兄,才子佳人,堪稱佳話,石兄何不為她贖身,收為侍妾,朝夕撫琴為樂,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王青因為剛才出了個不大不小的洋相,本來有點不好意思,把臉偏向一邊,裝做聽楚雲兒她們的演唱,此時聽到王旁說石越和楚雲兒關系暖昧,不由大起輕蔑之意。
她自小就很崇拜她父親王安石,而王安石便是堅持不收侍婢的一個人,更不用說和一個歌女關系暖昧了。

  石越聽到王旁勸他收楚雲兒做侍婢,忽的就想起來桑充國和程颢那天在白水潭和自己說的話來。
結婚?
侍婢?
石越苦笑了一下,自己運氣不夠好,來到古代這麼久,倒并沒有碰見那一種讓自己一見傾心的女孩子,因此對于結婚這件事,他似乎并沒有什麼迫切的需要。
不過說起來,在古代,自己這麼大的年紀,不結婚是不行的了。
畢竟連唐棣等人,也全都成婚了,李丁文這種榜樣,隻怕自己學不了。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铮聲突然高亢,竟似要和這柔軟的歌聲争鬥一般。
這铮聲與楚雲兒等歌女的歌聲,在這金明池上,便如蒼鷹與百鹂,鳴唱争勝,雖然蒼鷹一時能壓制百鹂,但所謂“柔不可守,剛不可久”,楚雲兒等四女領唱下的柔聲卻始終被沒有打亂節奏。

  王青聽了一會,心裡也不禁佩服楚雲兒的确精于音律,不過轉念一想到宮殿裡的幾個人,卻又有點莫名其妙的擔心。
王旁不知道宮殿裡有什麼人,她卻是知道的。

  人之一物,最是奇怪,有時候想什麼來什麼。
王青正想此事,就聽铮聲久不能勝之下,兀然而止,不久島中宮殿裡就走出來一個八品服飾的侍衛,對一條大軍船上的人說了幾句什麼,軍船就劃到楚雲兒等人坐的小舟邊上,把她們引去島上。

  李丁文追随石越已久,朝中親貴,多有相識,大抵都知道他是石越的清客。
遠遠看到那個武官,似有幾分眼熟。
這時見石越眼神有點擔心的神色,當下輕輕在石越耳邊說道:“公子何妨借一葉小舟,登島求見,這是風雅事,無妨。

  石越本來并不想生事,但是楚雲兒也算是他紅粉之中的知交,每有心情郁悶之意,總是去聽楚雲兒彈琴,便是他的琴藝,也是楚雲兒教的。
這時候眼見是很可能是得罪什麼親貴,自己豈能不管?

  唐甘南最是知情識趣之人,察顔觀色,早知道石越想要做什麼,他嘻嘻笑道:“子明,我和李先生、司馬公子先回去,商量好事情的細節,你去拜會一下彈铮的高人吧。
”他和李丁文、司馬夢求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去的。

  王旁與其兄長不同,他可說是兇無大志,也沒什麼妒嫉之心,因此心中其實挺親近石越。
此時也知道石越必定擔心楚雲兒,便笑道:“正好我想去瞧瞧彈铮之人,便一齊登島如何?

  石越朝他微微點頭,笑道:“如此正好。

  “一廂情願,便是上得島去,人家不一定肯見你們。
”說風涼話的人,自然是王青。

  衆人也不去理他,當下石越和王旁問一個軍士說了,一個是皇帝寵臣,一個是宰相公子,那些軍士哪敢不巴結,自然是說話間立即有船過來送他們登島。
而唐甘南三人也先行告辭回去。

  石越和王旁、王青到了島上,隻見島上遍種柳樹,此時柳葉新裁,煞是嬌嫩。
湖中微風輕輕拂來,柳條迎風輕展,清涼味道,觸息可聞。

  金明池是皇家講兵之所,而趙顼在位之時,皇親勳戚至少近在京師者,倒并不敢胡作非為,似楚雲兒這等,就算是觸忏人意,本也不至于有什麼危險。
隻是石越知道楚雲兒外表柔順,内實剛烈高傲,如果言語之中冒犯,她不過是一個歌女,雖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險,但是皮肉之苦,這個社會裡,打了也是白打。
念及此處,這風景再好,他也沒什麼心思去欣賞。

  急勿勿快步走到宮殿之前,見上書三個大字:“淩波殿”,殿門自有門戟排場,外面站着四個八品武官。
石越當下便愣住了,因為這武官的服飾,擺明了都是侍衛。
而八品武官看門,隻有兩個可能,裡是皇後公主之類,武官是男子,不便入内,所以看門;二就是裡面的人,至少是個郡王嗣王之類。

  這些小小武官,石越自然是不認識的。
可是王旁卻是認識的,他拉住石越,瞅了他妹子一眼,問道:“是濮陽郡王還是他家的清河郡主?
”若不是石越在旁邊,還有半句話他幾乎也要說出來了:“怪不得硬拉我到金明池來。

  石越聽他問,心裡又吃了一驚。
當今皇帝趙顼之父宋英宗,本不是仁宗皇帝親生,而是濮王之後,仁宗無子,所以過繼過來,承緒大統。
因此濮陽王諸子,雖然最大不過一個郡王,但是論及親貴,則無人能比。
而濮陽郡王趙宗樸,更是非比尋常,他是濮王次子,和英宗最為親善,當年就是他親自去勸說英宗入居慶甯宮的。
因此他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
說起來,隻怕比趙顼的兩個弟弟還要親一點,畢竟趙顼與趙颢諸弟,雖說友善,但是皇帝之家,始終是一份忌諱,倒是他這個皇叔,可以百無禁忌。
而濮陽郡王卻也一向謙退随和,甚少談政事,他表面上雖然對石越也是很親熱的,但是卻從不和任何官員深交。

  不過若是趙宗樸在此,倒還無所謂,畢竟這個王爺不是嚣張無行之輩。
可是聽王旁的口氣,如果真是清河郡主趙雲蘿,那麼隻怕石越也要歎一口氣了。
清河郡主是神宗的堂妹,在所有姐妹輩中排行十一,喚作“十一娘”,雖然不是公主,實際上卻是當公主看的,這個女孩據說是所有公主、郡主中最漂亮的,而且是朵解語花,内廷中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蜀國公主,直到皇帝,沒有不寵她的,她的身份,比起尋常的公主來,都要金貴許多。
而且因為是個郡主,反倒少了許多拘束,若說她跑到這淩波殿來了,石越一點也不奇怪。
本來單單這樣一個清河郡主,倒也罷了,然而對宮廷親貴之事并不陌生的石越,自然知道清河郡主的身邊,永遠也少不了柔嘉縣主趙雲鸾。
他不能不倒吸一口冷氣。

  果然,便聽王青笑道:“自然是清河郡主和柔嘉縣主在此,難道似郡王那樣的人也會來這裡學彈铮嗎?

  石越心中暗暗歎了口氣,叫聲倒黴。

  王旁很同情的看了石越一眼,對王青說道:“不如你和石兄進去,我突然有點事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