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每一個決策,哪怕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涉及到的人來說,卻是天一般大的事情。
譬如驸馬鞏永固的事情,在很多朝堂官員看來,也隻是個有趣的談資罷了,對現在的朝廷來說,住不住一起根本無所謂,因為外戚早已對文官系統行不成任何威脅。除了周延儒因為職責所在說了幾句,其他官員都是無所謂态度。
但對公鞏永固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情。鞏永固的事情如此,那麼朝堂上其他決策對于涉及到的百姓更是如此。
朱由檢從登基時便立志做明君,立志中興大明,讀過的書告訴他,皇帝要心系萬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上一世時,朱由檢凡事事必躬親,所有奏疏都要親自批閱,就害怕耽誤了政事壞了國事害了百姓。
然而很多時候,并非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方向錯了,便會南轅北轍,所以國事才越來越壞。
現在,朱由檢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他不再事必躬親,而是把批閱奏疏更多的交給司禮監各秉筆太監,隻有大事才自己親自處置。
不是他怠政了,也不是變懶了,而是意識到很多事情操切不得。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政務扯皮中,還不如從朝堂上抽身出來,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
所以現在朱由檢每天隻用一小部分時間批閱奏疏,更多的時間會去科學院、兵工廠,以及西苑武學。
出了李定國殺死國丈府下人的事情後,朱由檢便下旨武學從城外搬進了西苑。嗯,也不是全部武學,而隻是武學童子營搬到了西苑中。
童子營的少年多是十來歲年齡,多是陝北的貧家子弟,其中不乏李定國這樣的英才,調教好了,将來會是最忠心、最得用的臣子!
對朱由檢來說,童子營這幫少年才是将來絕對的心腹,真正的自己人。自然要放在身邊親自調教。
隻要有時間,朱由檢都會去西苑,給這幫少年親自上課,也不講别的,就講國朝故事,講大明是如何驅逐鞑虜,解救天下百姓與水火,講成祖時如何萬國來朝。講大明現在弊端叢生,無數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對百姓的苦難,身為皇帝的自己如感身受,所以才在陝北大開殺戒,然而大明積弊太深,很多事情便是自己這個皇帝也沒有辦法,需要更多幫手,鼓勵少年們多讀書,苦練武藝,将來為自己效勞,為大明百姓奮戰。
十來歲的少年,正是最容易被洗腦的時候,朱由檢親自到陝北,給他們和他們家庭帶來了活路,又把他們帶入京中,足衣足食,這種生活以往做夢都想不到。這幫少年早就成為了朱由檢的忠粉,隻要朱由檢一句話,讓他們自殺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去做。
下了早朝,處理了一些奏疏,吃過午膳後,朱由檢感到有些無聊,再次來到西苑,就聽到校場上傳來熱鬧的喧嚣聲。
走近看去,就見李定國赤着上身,正和一個少年徒手搏鬥。兩人後面都有一群擁護者在為他們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