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16日下午三時許,在一大群魚雷艇和拖船的簇擁下,先後挨了三枚魚雷的“路易波特攝政王”号帶着近四千噸海水駛入威廉軍港,由于吃水比正常的滿載狀态還深2。6米,它隻能暫時停靠在外港碼頭,等到維修人員将艦體外壁的破損堵住,以水泵排空底層艙室的海水,再進入浮船塢進行徹底維修。
“路易波特攝政王”号抵達威廉港之後,德國混編艦隊的主要艦隻穿過基爾運河返回到德國海軍戰時的首要集結地――基爾港。此次出擊的戰果雖不及日德蘭海戰那樣驚世駭俗,但大量擊沉英國輕型作戰艦艇、打敗英國海峽艦隊進而威逼英國海岸,并且利用水雷陣重創了英國主力艦隊,這些無可争辯的勝利顯然是對所有認為德國海軍赢在運氣的觀點的有力回擊。凱旋而歸的海軍将士們不出意外地受到了軍民的熱烈歡迎,德皇威廉二世委派自己的親弟弟――海軍元帥海因裡希親王作為皇室代表前來慰問,海軍最高長官、海軍國務秘書提爾皮茨元帥親自向衆人宣讀了嘉獎令,并且帶來了德皇親自簽署的晉令。在日德蘭海戰中,萊因哈特-舍爾率領第二戰列艦分隊作戰英勇、表現出色,成功牽制了英國艦隊主力,為海戰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弗朗茨-希佩爾指揮主力偵察艦隊重創英國機動艦隊、阻擊舊式戰列艦群,并在戰鬥最後階段有錦上添花的表現;艦隊參謀長約阿希姆王子不僅貢獻了精妙周密的作戰計劃,還在戰鬥階段審時度勢、從容應變,立下了不可替代的赫赫功勳……三人由此獲得擢升,而約阿希姆王子也創紀錄地成為了德國海軍史上最年輕的将領――鑒于他此時尚不滿24周歲,這一紀錄幾乎不可能再被後人打破。
至于德國公海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的正牌指揮官,弗裡德裡希-馮-英格諾爾,當天并沒有出現在衆人歡慶勝利的基爾港。因為日德蘭之戰的顯赫功績,他業已晉升為海軍元帥,并以身體欠佳為由主動申請卸任公海艦隊司令一職,轉調其他崗位。德皇尚未批準他的申請,但海軍已宣布任命萊因哈特-舍爾為艦隊副司令,在艦隊司令無法履行職務時全權代理其責。
除了軍階晉升,以舍爾、希佩爾和約阿希姆王子為首的一大批海軍官兵還得到了正式的榮譽嘉獎,共有12人獲頒藍馬克斯勳章、512人獲得鐵十字勳章。此外,德國戰列巡洋艦、無畏艦和新式輕巡洋艦、大型魚雷艇在海戰中展現出了優異的作戰性能,海軍造艦工程師和技術監督官員功不可沒,26人同期獲頒各級紅鷹勳章,而兼有軍人功勳和造艦貢獻的約阿希姆王子注定成為彰顯霍亨索倫王族優秀皿統的耀眼明星,他與德皇威廉二世、海軍元帥提爾皮茨同獲象征至高榮耀的大鐵十字勳章――上一次頒發該級勳章還要追溯到普法戰争,對法勝利直接促成了德意志的統一,能夠與之相提并論,日德蘭海戰的戰略意義可見一斑。
邁入将官行列,獲得至高軍功,夏樹俨然成就了無數德國青年的夢想,而經過這兩次時機把握恰到好處的主動出擊,德國海軍已經達成了戰前制定的初期計劃,從軍事和精神兩方面給傲慢自大的英國人以沉重打擊,一方面迫使英國延緩了向法國派遣陸軍部隊的行動,同時也給德*民巨大的心理鼓舞。獲知德國艦隊再度凱旋,數以萬計的各界人士紛紛前往威廉和基爾這兩大海軍基地慰勞軍士,賀電也如同雪片般飛向德國海軍辦公廳和公海艦隊司令部,這些電報有緻予海軍團隊的,亦有将贊譽獻給指揮官個人的。若以電報數量評選名次,夏樹無疑是當季的人氣王。
在衆多熱情洋溢、極盡贊美之詞的電報當中,皇儲威廉發來的那份内容算不上出彩,但僅僅“緻我親愛的兄弟”這個開頭就足以讓夏樹正眼以觀。皇儲不吝言辭地稱贊了德國海軍的偉大勝利,并且肯定了夏樹在這其中所發揮的“靈魂作用”,而在電報的後半段,他遺憾地表示,總參謀部的作戰部署使得自己這段時間隻能在洛林苦等敵人進攻,但他覺得法國人已經喪失了進攻的勇氣,若是繼續這樣坐等下去,他抱怨說,自己的軍團隻能那裡遙享德國取得戰争勝利的消息。
縱觀德國的戰争形勢,擊敗英國海軍固然具有非常積極重要的意義,但還不足以讓他們拿到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能否速勝法國依然是決定這場戰争走向的關鍵要素。英國海軍連遭敗績,縱使翻盤之心不滅,近期也會盡量避開德國主力艦隊,而除了“奧爾登堡”号接近修複,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受損的其他主力艦艇仍在接受維修,接下來一段時間,對英國的海上作戰将以小規模襲擾為主,突破北海封鎖線的嘗試初步定于9月中旬開展,也就是說,夏樹将會有差不多一個月的相對空閑,以自己對曆史的見解以及人脈關系,助力陸上戰事理所應當,更何況一些技術性的布局他早在戰争爆發前好幾年就已經在着手進行了,趁着協約國的軍事潛力還未完全發掘出來,現在正是一試身手的大好機會。
于是在返回基爾的第二天,夏樹便與舍爾、希佩爾等人商定軍務,暫以“國王”和“戈本”、“凱撒”和“德弗林格”兩兩一組輪流值勤,艦況完好的新式輕巡洋艦和大型魚雷艇組成若幹編隊在北海實施戰鬥巡邏,潛艇部隊以一半的出擊兵力在北海配合行動,另一半兵力進入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海域攻擊協約國艦船,其餘艦艇繼續以赫爾戈蘭灣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為界組織近海警戒線。
有舍爾和希佩爾這兩員勇謀兼具的名将留守,夏樹得以放心離開基爾。他知道自己若是先行前往柏林接領受大鐵十字勳章,少不了在各種慶功場合打轉,于是給德皇拍去一份電報,聲言自己将去西線呆上幾天,把勝利的信心和好運帶給陸軍将士們。
碰上連續幾個雨霧天氣,夏樹搭乘火車前往盧森堡,再從盧森堡驅車前往邊境小鎮埃施,行程後半段便處于阿登山區――這個地區因為二戰時期的兩場戰役而被後世所熟知,但在1914年,“阿登”在人們的腦海裡隻意味着崎岖的地形、茂密的森林以及洛林地區的豐富礦藏。
埃施位于希埃爾河畔,對岸便是洛林布裡埃鐵礦區的中心城鎮隆維。1870年,這個礦區曾被普魯士軍隊占領,由于當時礦藏尚未發現,因而未包括在洛林被德國吞并的那部分地區裡面。戰争爆發之後,德國第5軍團很快抵達希埃爾河畔,并占領了部分礦區,然後就像威廉皇儲在給夏樹的電報中抱怨的那樣――“掘壕固守,等待敵人進攻”。
在軍官司令部,夏樹見到了故作從容其實浮躁不安的皇兄威廉。兩人前一次見面是在三周之前,相隔不到一月,再次相見已是截然不同的境遇。夏樹通過極其冒險的大膽進攻赢得了一切,而威廉卻和他的士兵們困陷在當地居民一張張嚴肅、陰郁的面孔之中,每天味同嚼蠟地吃着卷心萊湯、土豆、辣根煮牛肉。盡管有野鴨、色拉、水果、酒、咖啡和雪茄可以補充,但這樣的生活與他期待的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相去甚遠。
寒暄之後,兩人的話題很快轉到了戰場上。有過陸軍秋季會操的緊密合作,威廉皇儲對夏樹的謀略能力深信不疑,而根據軍團司令部的部署情況以及參謀們提供的作戰信息,夏樹也對德國第5軍團乃至中路部隊的戰場形勢有了一個較為實際的了解。威廉皇儲雖然是個好高骛遠的人,在軍事指揮方面頗為自負,但他麾下的參謀軍官多是務實本分的職業軍人,各兵團、師、旅的指揮人員也都有着合乎戰争要求的軍事素養,所以整個軍團的防線層次分明、彼此呼應,看不出任何明顯的漏洞。
毫無疑問,法*隊對于收複阿爾薩斯和洛林有着非常強烈願望,開戰半月,他們在阿爾薩斯的攻勢雖不順利,但至少做出了進攻的嘗試,而在洛林地區,法軍連偵察行動也很謹慎。在威廉皇儲看來,對方是被自己的赫赫威名吓破了膽,但以夏樹的判斷,法軍主要是對阿登山區的地形有所顧忌。根據1871年的普法停戰和約,德國割取了整個阿爾薩斯以及洛林的部分地區,新邊界的劃定正如同以老毛奇為首的德*事家們設想的那樣,使得德國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都處于有利位置。在洛林的阿登山區,坡勢從法國方面起全面逐漸升高,山與山之間溪澗縱橫、自成峽谷。恺撒用了十天時間才行軍通過了這個山區,他把這裡隐秘的、幽暗的森林描繪為“恐怖之鄉”,道路泥濘,泥炭地上冒起的霧霭終年不散。在那之後的一千多年裡,許多土地都被開墾出來,并且有了公路、村莊和城鎮,然而大多數地方仍然林木茂密,道路稀少,容易伏擊。
阿登山區的地形固然對法軍的進攻非常不利,但正所謂兵行險招,德軍一開始就在右翼投入重兵,又在左翼的阿爾薩斯地區集結兵力将法軍進攻擊退,中路的部署理應成為整條戰線的最薄弱位置――如果這場仗是由施利芬伯爵指揮,法軍确有可能偷襲得手,但謹慎的小毛奇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敵人擊敗的風險,因而在阿登山區東側部署了5個兵團又1個師,整整20萬兵力,歸由威廉皇儲指揮的這些部隊裝備精良,尤其在重炮和機槍的配置上強于對手,法軍若是冒然發動進攻,必定碰得頭破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