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楚河漢界

第五十五節分封

楚河漢界 灰熊貓 4254 2024-01-31 01:13

  漢元年二月,随着氣溫轉暖,聯軍在關中的狂歡終于到了将盡的時候。

  三月,項羽再次召集諸侯讨論分封的事,邀請劉邦前去參與讨論。

  可項羽見到的是代替劉邦前來的蕭何。

  “沛公病重,好幾天不能起床了,特命臣來代他議事。”蕭何恭恭敬敬地說道。

  雖然項羽話裡帶刺地威脅了幾句,但蕭何一概裝聽不懂。楚國南路軍已經知道楚懷王要求項羽“如前約”了,大家讨論之後認為劉邦來見項羽的話還是有危險;而且現在各路諸侯都急着回國,大家已經搶了不少子女玉帛,包括北路軍在内都不會有興趣再來和劉邦打仗,所以也不用太擔心項羽使用武力。

  “那麼,”項羽果然也放棄了:“你能代表沛公嗎?”

  “能。”蕭何很肯定地說道:“沛公交代過,讓臣贊成上将軍的一切策劃,因為沛公也會贊同魯公的全部決定。”

  “那要是我想拿走沛公的三郡封地呢?”項羽問道:“沛公和你也會贊同嗎?”

  蕭何微微一笑:“上将軍答應沛公的事,怎麼會不算數呢?”

  項羽哼了一聲,讓蕭何坐在了給劉邦預備的位置上。

  本來很多人都以為劉邦會讓曹參來代表他開會,因為蕭何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安排後勤,而曹參則是劉邦的副手,一直跟在軍中參與了劉邦所有的重大軍事決策。不過劉邦表示蕭何的功績比曹參大,若是沒有蕭何千方百計地為南路軍籌備糧草,他和曹參根本不可能在前線取得勝利。

  “滅秦,入關中,”待大家坐定後,項羽大聲宣布道:“都是我和在座諸君的功勞,是我們在戰場上風餐露宿,浴皿奮戰得來的,楚懷王并無尺寸之功!”

  在場的人紛紛點頭,連蕭何都連聲說是,不過他隻是代表劉邦來的,項羽對他的贊同不屑一顧。

  “不過我是個有義的人,雖然楚懷王沒有任何功勞,我仍然會好好地供養他,我打算立他為義帝,劃一塊封地給他終老。”項羽接着說道。

  “上将軍真是仁德啊。”

  “上将軍果然仁義。”

  “上将軍世代忠良,這樣項氏對熊氏也稱得上是仁至義盡了。”

  享受了一番大家的恭維後,項羽揮揮手,項莊就指揮兩個衛士擡着一根重重的軸來到衆人前,然後一松手放下來一大張地圖。

  “泗水、薛、郯、琅琊、陳、砀、東郡、會稽、吳郡,這九郡,就是我的封地——楚國。”項羽指着地圖上一大片宣布道。

  諸侯歡呼之後,項羽沖着下面的吳芮、英布和共敖笑道:“你們三個都封王,你們的封地在九江、衡山和南郡。”

  這三個都是楚國内部比較有實力的大軍頭,獨立性也要比陳嬰、呂臣他們要強得多,見項羽許諾了他們的封地,他們立刻也歡呼着支持項羽篡位。

  ……

  分封結束後,首先離開關中的是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而原來的齊王田市則被項羽改封為膠東王,他三分之二的領土被項羽剝奪,然後一分為二交給了兩位齊國叛将。

  田都、田安離開關中的時候,項羽親自來給他們送行,還給他們兩人各派去了一千楚軍随行。兩人都千恩萬謝,對項羽再三發誓會忠于他,永遠當楚國的北方屏障。

  看着他們的旌旗漸漸遠去,項伯對項羽又進行了一起勸谏:“這樣齊國會内亂的啊,田市、田榮叔侄肯定不會甘心看着齊國被分成三份吧。”

  “就怕他們甘心,這樣我就沒有讨伐他們的理由了。”項羽冷笑了一聲,他給随行楚軍下達的命令是:護送這兩個人前去封地,但是一旦送達就返回楚國,項羽估計一開始齊國人可能不知道楚軍來了多少,有些牆頭草或許就會支持這兩位新王,但等楚軍折返後,田市、田榮多半會膽子大起來,攻擊這兩位新王。

  項伯微微皺眉:“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多給他們派一些兵馬,他們要是受到田市攻打的話,能撐得過半年嗎?”

  “沒必要,要是他們赢了,我反倒不好下手了。”項羽搖頭道,田都、田安之前造田榮的反,被趕出了齊國,要是項羽不給他們兩個撐腰的話,他們肯定不敢回國送死。現在項羽派兵護送隻是為了讓他們回齊國趙田市、田榮的麻煩,但并不想真的消耗自己的實力幫他們兩個站穩腳跟。

  “可要是田市赢了,齊國就會和我們反目了啊,武信君說要想楚國太平,就需要和齊國結盟。”項伯提起了項梁的外交策略,無論齊國在位的是哪一位,項梁都極力結交以安定後方:“到時候我們不是還要立一個新齊王嗎?與其将來費勁,不如現在就幫他們鞏固王位吧。”

  項羽搖搖頭:“季父還要我結好劉邦呢。不,我不需要結好劉邦,楚國也不需要與齊國結盟,我們把齊國吞并就好了。田市攻打他們怎麼也要幾個月了,到時候齊國一番内戰下來,肯定殺得是人心離散,正方便去把他們都滅掉。”

  在項羽看來,正是項梁的軟弱政策給自己招來了禍患,圍攻章邯的時候田榮就沒有派援軍來,既然如此還不如把齊國據為己有。

  項伯歎了口氣,不再多說什麼。

  “叔父放心吧,”項羽笑道:“秦人能統一天下,我們楚人為什麼做不到?”

  “可秦人還是把天下丢了啊。”項伯說道。

  “那是二世太無能,我可不是二世。”

  接下來離開的是燕王臧荼,他本來是原來的燕王韓廣派去增援巨鹿的燕将,在項羽的鼓動下,他也決定背叛燕王自立,而原來的燕王韓廣被項羽改封為遼東王。

  “他們兩人實力可能差不多,”得知臧荼離開的消息後,項羽對範增評價道:“韓廣和他如果打起來,肯定是曠日持久,在我們踏平齊國前肯定是無暇分身。不過我覺得還是韓廣會赢,那時我就有借口讨伐韓廣了。”

  雖然臧荼帶來了不少燕軍,但公開背叛君主可能不得人心。

  “若是臧荼赢了,那就譴責他兼并遼東王,肯定有人嫉妒他稱王,”範增說道:“到時候還是可以攻打他。”

  項羽沒有立刻回到,而是略一沉吟:“還是希望韓廣能赢。”

  下一個離開的是張耳,之前的趙相、現在的趙王,臧荼離開沒有幾天,張耳就也心癢難忍地出發了,準備帶兵回去武力驅逐以前的趙王趙歇。項羽兌現了對張耳的諾言,公開支持他奪取王位,對趙國的策略與對燕國、對齊國的并無二緻。

  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張耳還向項羽提過他的金蘭兄弟陳餘一次,可項羽不留絲毫餘地地回絕了他。

  “要是封陳餘為代王,說不定他們兩個還真會念舊情把趙國給瓜分了。”對此,項羽對範增也有一番評價:“我偏不給陳餘封王,這樣陳餘就會把張耳恨透了,死保着趙歇抵抗張耳。”給趙歇保留了一半領地,被項羽改封為代王。

  這些諸侯王出兵出糧幫助項羽攻打秦國,最後卻被剝奪封号,削掉了一半到三分之二的領地,其中還都包括原本的國都,項羽估計他們多半都咽不下這口氣來,勢必要和手下這些利欲熏心的叛徒惡戰一場。隻有項羽想要的楚國,原本的國君楚懷王被徹底地剝奪了領地。

  “這樣無論我去讨伐誰,他們都是孤立無援的,不要想指望得到其他諸侯的支援了。而這些叛将會互相争奪把領土打成一片廢墟,被趕走的話肯定會來求助于我,指望我幫助他們恢複王位和封地。這樣我出兵讨伐列強的時候不但師出有名,還會有一批本地人作為先導。”項羽得意地問範增:“亞父以為如何,如此諸侯不愁平定吧?”

  “那劉邦呢?”範增反問道。

  “嗯,劉邦,是很讨厭。”項羽說着臉又沉下來了。

  現在項羽已經篡位自立,他急着要返回楚國鎮壓楚懷王的反抗,可劉邦到現在還沒有離開内史,仍然在灞上南邊賴着。

  “我辛苦把秦國拆散,可不能給他撿了便宜。”劉邦和齊王一樣,被剝奪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封地,心裡肯定不服氣。項羽首要目标是齊國,然後是燕、趙,而西面關中距離楚國最遠,也是項羽計劃放到最後收拾的諸侯,他不希望秦地立刻爆發大戰,把秦國一分為四也是為了讓他們互相制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其中實力最強的肯定是劉邦,他麾下有一萬身經百戰的精兵,因此項羽說什麼也不能讓劉邦染指内史:“讓魏豹他們與我合軍,進軍灞上。”

  魏國也是諸侯中比較強的,尤其是三川這樣的要地,項羽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交給一個大國的。所以項羽把三川從魏國裡劃了出來,封給了河南王申陽,然後又把朝歌一帶從魏國挖出來,封給了殷王司馬卬,司馬卬和申陽也都是魏豹的部将。隻是和其他幾位諸侯不同,魏豹剩下的土地還很多,兩個背叛他的魏将的封地加起來還不如魏豹多。因為項羽對魏豹很是放心,他跟着項羽從巨鹿一路打到了關中,期間國土被秦軍反複蹂躏都不敢吭一聲;分封諸侯的時候,項羽不但不獎賞魏豹,反倒拿走了他的大片土地——而魏豹不但不抗議,反倒舉雙手贊成,更與兩個背叛他的新王稱兄道弟,看不出一點兒的不滿。搞得項羽都不放心起來,還從兩個魏将手裡又拿回了一些封地還給魏豹,免得魏豹被這兩個新王滅掉。

  “韓軍,是不是也動一動?”範增說道。

  “當然,”項羽不假思索地說道:“讓張良帶着軍隊和我們一起去。”

  韓國倒是沒有被瓜分,因為韓國君臣和漢國君臣一樣非常團結,讓項羽無從下手。無論是韓王成還是張良,項羽哪一個都不放心,他很清楚就算把土地分給張良,張良也會立刻交還給韓成。

  不過對叛徒有對付的辦法,對忠臣也有對付忠臣的計謀,項羽因此保留了韓王成的王位,但一直把他關在自己的大營裡以便遙控張良,項羽計劃把韓成帶回彭城,找機會改立一個新王——不相信人人都是張良,到時候張良肯定會和這個叛徒打起來,項羽就有借口和機會插手韓國了。

  隻不過在回楚國之前,項羽要确保劉邦老老實實地去他的封地漢中。

  沒多久,劉邦就得知楚、魏、韓、河南、殷五國聯軍向自己開過來。

  “沒有三秦嗎?”劉邦問探子道。

  “沒有。”探子很肯定地說道。

  “項羽對他們也不放心吧,尤其是章邯,現在關中父老恨不得能食其肉,寝其皮,要是帶他來項羽還得防着他們臨陣倒戈。”劉邦一臉鄙夷地說道。

  “傳令全軍,我們準備拔營出發了。”劉邦說道,蕭何已經給他帶回了漢王的大印:“我們走,去漢中。”

  劉邦本來也不打算和項羽硬拼,那是送死,不過劉邦很願意在這裡多呆幾天,能惡心、惡心項羽也是好的。既然項羽興兵前來,那劉邦就打算趕緊撤兵,免得真被項羽打了。

  不過在劉邦動身前,居然得知張良帶着韓軍全速趕來,第一個趕到自己營前,把剩下的四國軍馬落在了身後兩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