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楚河漢界

第三十八節信任

楚河漢界 灰熊貓 3526 2024-01-31 01:13

  “劉邦打算向北面去?”楚懷王看着劉邦最近的一封報告,質疑道:“為什麼?”

  這次劉邦上書的主要目的是向楚王請求援兵,這封書信裡要求都城派給他五百名士兵。雖然整個冬天劉邦并沒有進行大戰,可這并不等于楚軍就沒有損失,軍隊每個月都有士兵生病或是逃亡而減員。

  在請求援軍的同時,劉邦還簡要報告了一下自己的進度和下一步的方向,本來隻是一筆帶過的話,卻被楚懷王發現了。

  “可能是想去白馬吧。”司徒呂青用不确定的聲音說道。

  “去白馬幹什麼?”楚懷王拍案叫道:“荒唐,寡人讓他去黃河北面了嗎?難道他是想渡河與項羽彙合嗎?”

  呂青和其他臣子都默不作聲,巨鹿之戰後項羽聲勢日隆,本來臣子們還打算看看風色再選擇站邊楚王或是項羽。可楚王對項羽百依百順,既然如此自然沒有人願意出頭得罪風頭正硬的大将。

  “荒唐,荒唐,”楚王連聲說道:“難道他是想渡過黃河威脅朝歌嗎?”

  巨鹿之戰後,章邯在棘原重新穩住了陣腳,誰都看得出來北路軍隻能把秦軍緩緩地推向西面。急于打開局面的項羽,很可能會盼着劉邦插入章邯後路打開局面。

  “寡人研究過所有擊秦卻半途而廢的前鑒,”楚懷王焦急得連連拍手,這幾十年他日思夜想,就是如何滅秦雪恥,牧羊的時候還常常坐在石頭上回顧之前諸侯與秦交戰的曆史,每次都痛得錐心徹骨:“劉邦渡過白馬乃是行險,就算他僥幸成功了,章邯也會繼續向西退,越是向西退秦軍的糧道越近,而聯軍的糧道越遠。等章邯退到了上郡、或是退到了三川、函谷關,他周圍就再沒有後路可斷了。最後就會像之前幾次伐秦一樣曠日持久地拖下去,最後諸侯們肯定會紛紛離去,讓擊秦大業再次落空。”

  臣子們都看着懷王,如果楚王現在和劉邦、項羽這對義兄弟決裂,打算削減他們手中的部分兵權,那還是會有些臣子願意支持楚王的。在場的大部分人世代都是熊氏的臣子,現在楚王還有機會,既然不是必敗之局那大部分臣子哪怕是為了祖先的榮耀也會支持懷王到底。

  “來人。”懷王大叫一聲。

  一個使者應聲上前,不過懷王依然沒有斥責劉邦或是剝奪他的兵權,反而讓這個使者挑選五百名精兵和适當的民夫,将他們帶去劉邦的軍前效力。

  隻是在使者離開前,楚懷王苦口婆心地對他說道,就好象是在跟劉邦面授機宜一樣:“兵法有言,倍則分之。現在諸侯勢強,秦軍勢弱,尤其是巨鹿之戰後更是如此,沛公和魯公靠得越近,秦國就越好應付。一定要南北大大地扯開……”說到這裡懷王還大張開手臂,對使者邊比劃邊解釋:“一南一北,定要讓秦人顧此失彼。”

  使者領命而去後,臣子又呈上項羽剛剛送來的北路軍戰報。

  “大将要五千甲士,還要五千壯丁運糧。”

  “五千甲士!?”懷王驚呼一聲,臉色都變了,急忙揮手示意侍衛趕緊把奏報取過來,一把搶到手裡的時候還叫道:“巨鹿之戰損失這麼大嗎?”

  “沒有這麼多,大王毋憂。”轉呈報告的臣子說道:“隻是魯公想多要一些,他估計接下來攻打章邯肯定會損失很大。”

  這時懷王也看過了報書,他眉宇間的憂慮稍微緩解了一些:“五千甲士,倉促之間如何能夠湊齊?”

  上次宋義出征的時候,懷王唯恐楚軍實力不夠,竭盡全力地搜刮全國精銳統統塞進了北路軍裡。其後楚廷雖然打造武器,招募新兵,可一時之間也沒有這麼多的可用之兵。

  “三千還是湊得出來的。”呂青說完後,嘴唇動了動,但想起剛才懷王對劉邦的縱容,他欲言又止。

  “三千啊,”懷王想了想,搖了搖頭:“要是寡人不給大将這些兵馬,隻怕大将心裡不安,君臣猜忌不是國家之福。”

  說完楚王就下定決心,喝令道:“從彭城衛中抽一千五百人,再從寡人衛隊中分五百,湊成五千給大将送去。”

  “大王。”呂青終于按捺不住了,坐直身叫道。

  “不,不用開口。現在秦國君昏臣奸,寡人有種預感,如果不趁此時攻滅秦國,将來必有寡人追悔莫及之日。”楚懷王制止了呂青,他把都城衛戍部隊和王宮衛隊都抽出了一多半,嚴重削弱了楚王的直屬力量:“寡人以公心信任臣子,想必臣子會以忠義回報寡人。”

  ……

  項羽先接到懷王的回複,收到時他正和範增議事,看過之後他就把這份信遞給了同謀。

  “大王居然從他的三千衛隊裡抽了兩千給我們?”範增讀信的時候也是啧啧稱奇:“那大王現在身邊還有什麼?”

  “我也沒想到,我以為大王肯定會攔腰一斬,或是随便給我個一千、千五的。”項羽也顯得有些吃驚:“我知道大王念念不忘就是滅秦,但沒想到他居然對我完全不加提防。”

  範增聞言一愣,他擡起頭,見項羽若有所思,心裡不禁一驚,自打聽從項羽的給楚王上了那封書後,範增就認定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他甚至擔心現在楚懷王最恨的不是項羽而是自己這個叛徒:“現在已經是一不做、二不休了!魯公可不能有絲毫的心軟。”

  項羽向範增看過來,後者身體前傾,加重語氣說道:“這是大王企圖麻痹我們,反正他知道握着三千衛兵也防不住我們,所以幹脆示好到底,等我們疏忽大意後,必定為大王所害!”

  “亞父說的是,”項羽臉色一變,鄭重地點點頭:“亞父盡管放心吧,我又不是不知輕重的人,絕不會有婦人之仁的。”

  而劉邦見到懷王使者的時候,他已經又向白馬行進了好幾天了。

  使者除了向劉邦報告他要的援軍已經出發後,還帶來了懷王的口信。

  “大王要沛公一定要去南邊,秦國的兵力已經不足,無法處處嚴防,要是秦國防南邊,那魯公就能入關滅秦,要是秦國防魯公,沛公就能入關滅秦,将來大王可能還會讓魯公再分一軍,讓秦國變得更加窘困。沛公千萬不可渡黃河,這隻會讓秦國長出一口氣,隻要專心防守北面就夠了。”

  使者反反複複地說了好久,劉邦沉吟着一直不置可否。

  讓使者下去休息後,劉邦看着與會的蒯徹。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蒯徹依然很堅決:“大王根本不清楚前線的情況。”

  “可我覺得大王說得有道理啊。”劉邦開口道。

  随着劉邦這口一開,蕭何、曹參等人紛紛附和,就連張良也表示贊同,隻有奉命去巨鹿的陳平默不作聲,可他也沒有支持蒯徹。

  “沛公隻要配合魯公全殲了章邯,那就可以直搗關中了,沛公何必舍近求遠呢?”蒯徹力排衆議:“魯公日夜盼望沛公的援軍,難道沛公真要不顧同心之盟了嗎?”

  劉邦琢磨了一下,最後還是點頭:“還是去白馬。”

  向白馬進軍的時候,劉邦讓左司馬曹無傷統帥上軍開路,右司馬曹參統帥下軍斷後,自己則帶着中軍。

  楚軍向着北方向繼續行軍兩天後,曹參派人來向劉邦報告,秦将楊熊帶着一支秦軍已經追到楚軍背後。

  聞訊劉邦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之前就有部下擔憂南路軍孤軍深入,會陷入秦軍的重圍。現在章邯在東北,楊熊在西,如果楚軍北渡黃河,被楊熊把後路一截那就真是沒有退路了。

  見狀劉邦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在會議上衆将一緻同意,楚軍不能在側翼有這麼重大威脅的情況下去斷章邯的糧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擊潰楊熊,對于這個結論蒯徹也沒有反對。

  回到自己的帳篷後,戚姬見劉邦臉色難看得可怕,就再次詢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蒯徹不通軍事,大王都明令我南下了,他還一個勁地讓我去和魯公夾擊章邯。”劉邦抱怨道。

  “那夫君為何一定要渡河呢?”戚姬小心翼翼地問道,上次劉邦大發雷霆後,戚姬就識趣地不再勸說。

  “這是我那義弟的意思啊。”劉邦無奈地歎息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戚姬點點頭。

  “你居然贊同蒯徹了?”劉邦驚異地看着戚姬,這是蒯徹用來說服劉邦抗命的理由,之前劉邦也對戚姬提起過。

  “蒯先生說得不錯,可既然大王的命令都可以不服從,那為何夫君一定要服從魯公的命令呢?”

  劉邦的臉色頓時又陰沉下來,但等了一會兒,劉邦并沒有和上次一樣暴跳如雷,而是有些感慨地說道:“隻能說這不是魯公的命令吧,我一個黔首,危難的時候武信君借兵給我,後來還提拔我為先鋒軍的主将。魯公更不因為我出身卑微而看不起我,反倒和我義結金蘭,我怎麼好違背他的意思?”

  “可大王不也有恩于夫君嗎?”戚姬逼近了一小步:“而且有恩于夫君的,是武信君啊,妾身記得武信君對大王還是很尊敬的。”

  劉邦沉默了很久,最後還是說道:“大王許我,先義後忠,我不能不去幫助魯公,不然會被天下人恥笑。”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